“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今天有点事儿,来不及做饭了,就给你买了碗面,晚上我一定给你做好吃的。”赵石波一边给妻子喂饭,一边温柔的唠着家常。这已经是赵石波妻子患病的第七个年头了,因患有“小脑供济失调症”,如今,妻子已经失去了行动和身体协调能力,日常生活起居都要赵石波亲自照料,以前不会做饭的他,现在是妻子心中最满意的“大厨”。
赵石波出生于1956年,退休前是石泉广播电视台一级播音员,陕西省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人研究会首届理事。他和妻子是小学、中学同学,2016年,正当享受退息后休闲生活之时,妻子被确诊为“小脑供济失调症”(帕金森综合征之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们难以置信,后来又去了国内多个权威医院检查,可结果还是一样。
(相关资料图)
悉心呵护静静陪伴
“当时被确诊的时候,医生就只有两句话,不知道致病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治疗,就是这个病没得治,也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在离开上海时,当时在公交车上,她就绷不住了,大哭起来,我就给她说‘别怕!有我呢,以后我就是你的腿’。”赵石波翻着妻子的病历资料,回忆着妻子确诊时的情况,眼睛里闪着泪花。
据赵石波介绍,妻子身体一直很好,年轻时还去农村插队,能挑100多斤红薯,平时也很喜欢运动,赵石波一边说着,一边给记者看相册,相册里妻子是个形象好气质佳的女子。七年时间里,随着病情的发展,妻子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语言功能也丧失了,种种症状,引发了妻子内心的焦虑抑郁情绪。
为了帮助妻子走出心理困境,赵石波尽心尽力陪护,每天给妻子穿衣、喂食、擦身、处理排泄物。为了推轮椅方便妻子出行,他租用滨江大道一楼老旧住房,天气晴好的日子,就会推着妻子出去遛弯,欣赏四季的风景。“我租房子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她,让她的生活不会因病被困住,我们每次出门都走几公里,会在有凉亭或是风景好的地方休息,她很喜欢,虽然病状不能缓解,但至少让她心情愉快一些。”
在他们租住的房子里,沙发背后有暖气画,门框上挂着温度计,角落的桌子上放着治疗仪,赵石波每天都要用治疗仪给妻子做治疗。“这个病没啥药能吃的,治疗仪作用也不大,但我还是给她坚持做,就算是心里安慰也好。她这个病怕冷,对生活环境有温度要求,不能让她手脚冰凉,所以,客厅、卧室都安装了这样的暖气,温度计就是用来测量室温,这样便于提醒我。”
寸心言不尽真情
洗衣服、做饭这些以前没有干过的家务现在干得很漂亮,每天晚上起来六七次照顾妻子,不管什么时候,妻子按铃他就会立刻起床。十几年如一日地照顾累不累?你不会感到很无无力?”常常有人这样问道。这时,赵石波会微微一笑说:“累当然累,因为她是我老婆,照顾她是我一生的承诺。每天我就怕自己照顾不周到,让她感觉哪里有什么不舒服,因为她现在说不了话,什么事情我都得给她考虑到,再苦再累再忙,我都得照看好她。”
有时候,赵石波也希望身边有个人能搭把手,他们的儿子很优秀,研究生毕业,在兰州一所大学任教,儿子很孝顺,也想接他们二人去兰州一起生活,但是他们不想给儿子添麻烦,因为疫情,现在一年也就能团聚一次,每天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儿子和孙子。
赵石波说:“说过当她的腿那就要做到,我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把她丢给社会,更不能丢给儿子,我现在身体还好,就是常常会腰疼,我就告诉自己,人生苦乐常在,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会先来,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别的不要多想。”作出承诺并不难,难的是坚守承诺。赵石波用质朴的言行诠释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真正内涵。
用音乐治愈自己和妻子
面对妻子的身体每况愈下,面对不断出现的困难,赵石波的内心也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他不去抱怨生活,也没有唉声叹气,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时常在家里弹琴、拉二胡,他用自己擅长的音乐治愈自己的同时,也为妻子带来了很多安慰。
据了解,赵石波从小就喜欢音乐,1976被推荐到西安音乐学院学习声乐,是一个二胡演奏家,2015年,赵石波在石泉成功举办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2019年,赵石波获第四届“敦煌杯”中国二胡演奏比赛铜奖。他目前是石泉县民乐团指挥,组织排练中国民乐优秀曲目数十曲,带领团员们下基层,到景区,为打造文化旅游名县做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牵头成立了石泉县音乐家协会。
“一开始别人邀请我去参加活动我是拒绝的,后来我去了,一方面音乐是我热爱的,另一方面我也需要寻找自己的出口,如果我一直在家,我老婆心里会有压力,我自己心里的烦闷也无法排解,我也不能表现出来,那样会让她更难受,所以我选择出去参加活动,我把时间控制的很好,在她看电视或是休息的时候出去,卡点回家照顾她,给她说说我在外面发生的事儿,她也高兴。”赵石波说完,就拿出了二胡,在妻子面前演奏了起来,一曲结束,两人相视一笑,他感叹道:“我老婆是我最忠实的听众。”
病魔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赵石波对妻子矢志不渝的真情。对赵石波妻子而言,疾病是她后半生的不幸,但拥有一个勇于承担、有责任感的丈夫,又何尝不是她人生中的幸福,赵石波告诉记者,妻子虽然遭受巨大打击,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轻生,妻子曾说过,如今活着就是因为有他在身边。
在安康石泉县,一提到赵石波,很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他不离不弃、尽心尽力照顾瘫痪妻子多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终极意义,成为当地广为流传的佳话。
相恋,是一刻的决定;相濡以沫,是半生的深情。平凡的二人,在命运面前却非凡地勇敢,不离不弃,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刘青 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