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想跟着那些大老板出去搞创业,但是家乡还得要有人来建设,都出去了,村里就没人了,我是党员,我应该留在家乡带领村民发展。”都支勤说道。

在农村,判断一家人是否勤劳,就看他家的庄稼长得如何。走进汉滨区瀛湖镇青春村都支勤的家,门前种满了各种青菜,不远处是两栋畜牧厂房,院子停靠着三辆小车,男女老少齐聚一堂,楼房门口贴上了喜庆的春联和“福”字,都支勤正跟着儿女们共度新春。

今年57岁的都支勤基本没离开过青春村,1982年,初中毕业的都支勤入伍从军,回想起启程的那天,都支勤感慨道:“那时村里人都告诫我,出去了就不要回来了,去外面才有奔头,回了这大山,再出去就难了。”这番告诫,虽然很无奈,却也让都支勤感到十分沉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90年代前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都选择外出务工谋发展,而都支勤退伍后在安康火车站工作,期间也认识了很多企业老板,对于都支勤而言,有部队经历,还念过几年书,本应有着不错的机会外出闯荡一番,但他却选择回到青春村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曾经我也想跟着那些大老板出去搞创业,但是家乡还得要有人来建设,都出去了,村里就没人了,我是党员,我应该留在家乡带领村民发展。”都支勤说道。

回到农村的都支勤,担任起了青春村第八组的组长,每天干的工作就一项——种庄稼,没有什么技术性,靠的就是双手勤劳。村里人的作息,每天早上四五点下地,太阳升起后回家起锅做饭,等过了午时艳阳,继续下地耕作到天黑。小麦、玉米、红薯、芝麻、黄豆……一亩连着一亩,而都支勤家每年收成最多,成了产粮大户,还担任了当时的生产队队长。

“就是闲不住,这么多年干出习惯了,除了逢年过节会坐下来跟儿女在一起,平时我们夫妻俩就是下地干活。”在都支勤的家门前,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菜,都支勤笑着说道:“就我门前这些菜,来二三十个客人都不用去镇上买菜,随便都能招待下来。”

2000年,都支勤在机缘巧合下参观了花园乡的养殖园区,自此也萌生搞养殖产业的想法,没钱、没技术、没经验,但都支勤有的是方法,在向有关部门申报后,都支勤一锹一铲将房后的荒山变成了数百平米的平地,这样一来,场地有了,都支勤大胆投资,把厂房也建了起来,为了解决饲料问题,都支勤前往致富粮库,他讲道:“那时他们加工粮食剩下的秸秆残渣都在堆放着,我去给他们免费清理,刚好也就有了饲料来源。”不久,都支勤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养猪场,饲养了300多头猪。

然而好景不长,眼看养猪场刚刚起步有了收成,一场疫病让都支勤全部赔进去数万元。都支勤说道:“那时还是零几年,几万元投进去基本就没有了,当时就不想再养下去了,但是厂房还在,想了想还是得用起来。”尽管养猪失败,都支勤却积累了养殖经验。至今,仍在继续坚持养殖,夫妻俩一年下来收入可达40多万元。

2008年,村上开始组织修建公路,当时村民们前往瀛湖镇,来回要走上两个多小时,镇上的化肥饲料运不进,村里的粮食收成运不出。在修路问题上,都支勤积极响应,协助村干部调解村民矛盾、指挥施工现场,陪着这条灰白色的公路,从瀛湖镇走到了青春村。2022年,青春村再次拓建通组路,连通了各家各户。这条路不仅仅是为了村上的发展,还留住了村民们对家乡的眷恋。都支勤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安置搬迁和外出务工,村民陆续都搬到了城市里,现在路通了,大家就有了回家的念头,逢年过节,就能看到灯光和烟火气。”

据都支勤介绍,为了发展养殖业,自己还购置了装载机,并学习驾驶,平整了周边荒地,兴修了蓄水池。都支勤告诉记者:“年前已经和多位企业老板签订了合同,过了年就开始施工,准备拓建三个厂,用于牛、羊、鸡的养殖,建成后,可以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吴宁

关键词: 逢年过节 外出务工 齐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