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完成西北第一例脉冲场室上速消融。


(资料图)

患者刘女士,因发作性心慌2年入院,发作时伴有胸痛,放射至咽喉部发紧感,严重时伴有黑矇,发作频率4-5次/年。于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阵发性室上速,近半年发作时间较前延长,频率增加,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在我院行脉冲场消融室上速。

术中电生理检查,提示患者为房室结双径路,典型AVNRT。

图1心室刺激排除旁道

图2跳跃和回波

图3消融完成后无跳跃和回波

图4 pfa多组消融图

图5三维模型图

消融后反复验证,患者无室上速发作,无“跳跃现象”,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手术成功。

脉冲场消融 (PFA)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作用于房颤已经广为人知。但PFA在室上速的应用还正在开展。PFA是一种非热消融技术,利用不可逆电穿孔 (IRE) 机制,使用高振幅脉冲电场消融组织。基本原理是通过短时间内将高压电脉冲作用于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导致跨膜电位形成,从而产生不稳定的电势,细胞膜形成不可逆的穿透性损伤,产生纳米级的孔隙,从而导致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破坏内环境稳态,最终导致细胞凋亡。高压电场由于脉冲持续时间较短,常规电阻产生的任何热量都可以通过传导和对流的冷却作用而消散,因此消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脉冲消融有三个优势,一是具有高度选择性,不损伤周围组织;二是非热能的消融方式,基本无热相关损伤;三是放电时间短,手术效率大大提高。

导管消融是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但目前阵发性室上速主要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然而这种基于热传导的消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消融区域组织的破坏缺乏选择性,容易对临近的房室结、希氏束等周围组织造成损伤,而脉冲消融具有组织选择性和非热效应的特征,所以脉冲消融不会对临近的房室结、希氏束等周围组织造成损伤,从而避免房室传导阻滞等相关并发症。

西安交大二附院心血管病院在郑强荪院长的带领下,近些年在疑难复杂心律失常领域取得卓越进展,相继完成脉冲场消融阵发性房颤、阵发性室上速、四代冷冻球囊消融阵发性房颤等,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良专业的医疗服务。

图6 术者:郑强荪(右2)万招飞(右1)卢紫薇(右3)

图:卢紫薇 文:郑强荪/卢紫薇

关键词: 交大二附院 心血管内科 跨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