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教育部近日启动“国优计划”,首批在“北清复交”等30所“双一流”高校试点,每年每校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读研,同时面向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修完规定学分,可免试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请名校学霸来增强中小学师资,充分发挥试点高校的学科优势,提高师范教育的培养层次,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计划值得期待。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娃娃抓起,离不开中小学阶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高水平高校对此责无旁贷。“国优计划”明确,读研期间既修专业课,也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去中小学实习,培养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有针对性地解决“高学历学霸能否教好中小学生”的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新计划更精细地落到实处,也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

一是精选。相关文件中提到,要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其中,“乐教适教”很关键,是不是发自内心爱讲台,能不能有教无类爱孩子,是衡量好老师的核心,需制定可以量化的标准。“专业成绩”一目了然,但尖子生选择多,去“常春藤”,进500强,走创业路……需从成绩单背后找出真心想投身基础教育的学生。

二是细分。首批30所高校每年能培养近千人。从全国范围看,数量不大,分配至关重要。一些较发达城市的中小学,已吸引不少名校硕士博士;而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更渴望高水平师资,这类学校的数目庞大,需要科学制定更精细化、人性化的分配方案,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长留。当好孩子王并不容易。“国优计划”培养的尖子生,既要会深入浅出讲解知识点,也要能心平气和对待后进生,还要能踏踏实实坚守小课堂……需要对教师行业的热爱,也需要配套激励措施,给年轻人可持续发展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选得准确、分得到位、留得踏实,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名校学霸成为中小学名师。(曹刚)

来源:新民晚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