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成区,一块高差达数十米的坡地可以用来做什么?山城重庆给出的答案是因地制宜为市民营造绿意活力空间。原本闲置的土地资源被盘活,一块块城市“秃斑”正悄然发生变化。
每天傍晚,家住重庆两江新区礼嘉街道的帅昌荣都习惯带着孙儿出门散步。今年5月开始,位于她家小区对面的礼仁山地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这令帅昌荣欣喜不已。
休闲亭、观景平台、特色健身步道、直饮水机……公园面积虽不大,但布局十分精巧。其场地空间设计整合了儿童、老人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分为山城步道特色景观、平地休闲活动空间、台地休闲观景空间等三个板块。园林打造则主要以黄葛树等重庆乡土树种为骨架,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色的植物群落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公园内部还培育了一块微稻田,吸引着不少小朋友前来“打卡”。
就在一年多前,公园的所在地还是另一番模样。“以前这里是一座荒山坡,有大量高边坡、挡墙和周边居民私垦的菜地。山坡上原本有条通往学校的捷径,但由于路况、环境较差,大家宁可绕远道也不走这里。”住在附近的居民张学勤说。
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重庆类似这样的闲置地、边角地、废弃地并不少见,如坡地、堡坎、崖壁等,形成了一块块绿化“秃斑”。自2018年10月起,重庆市对中心城区坡坎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因地制宜实施改造提升,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绿意生活。
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并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后,礼仁公园所在地被确立为一处坡坎崖绿化美化的示范项目,打造“挂毯”式的边坡景观。为控制成本、集约建园,建设方通过对原始地形合理应用,严格控制土石方数量,公园单方造价较以往下降20%。
“公园的建成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给居民提供了更多生活选择,也拉近了邻里之间沟通的距离,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多彩。”两江新区嘉宁社区书记陈皎说。
除了坡坎崖,还有不少边角地,大多位于小区之间或道路与建筑间。2018年10月起,重庆市探索将边角地“变废为宝”建设成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及体育运动标准融入设计建造中,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夏天,在位于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大水井社区,一处边角地实现了向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华丽变身。大水井社区体育文化公园配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儿童活动场、原生态健身道、林下休闲广场等场地,还栽植有香樟树、桂花树等苗木。每天来锻炼的人群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居民将合唱团、坝坝舞等集体活动搬进了公园内。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不仅满足了居民在家门口锻炼的需求,还解决了大家的出行难题。”据大水井社区书记李静介绍,过去由于山坡横亘其中,附近部分居民出门要绕行很大一圈才能到达公交站台。公园建成后,居民可以直接穿过园内健身步道,实现快速出行。
根据规划,重庆将在2020年底对中心城区309个坡坎崖地块进行绿化美化;主城都市区建成社区体育文化公园92个,覆盖350万居民。截至6月底,全市中心城区坡坎崖治理项目已完成209个,面积达928.32万平方米。(新华社记者周闻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