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居民出行、拉货甚至清运渣土,都只能依赖楼里唯一的电梯。
老旧小区电梯使用安全问题备受百姓关注,是12345热线群众反映相对集中的一个问题。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调查了多个小区,发现电梯大修或更换困难,多与老楼产权关系复杂,公共维修基金无法统一有关。其中,小黄庄一区9号楼牵扯的产权单位更是多达24家,电梯大修面临重重阻碍,属地街道和小区物业正在探索破解办法。
一部老电梯牵出的老问题
难修难换的老电梯,牵扯出产权关系复杂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然而这样的问题不能一直遗留下去。不仅仅是电梯大修,老旧小区的很多老大难问题都绕不过产权单位,不仅仅是小黄庄一区9号楼,类似的情况在北京很多老旧小区都有发生。
每年雨季,居民反映老房子漏雨难修;每年冬季,居民反映供暖管道老化;还有日常生活里,卫生、停车、绿化等各类问题权责难分……记者现场采访时,产权单位难统一被多次提及。由单位宿舍逐渐转化而来的居民小区,一栋楼里产权单位超过3家便难免“扯皮”。
产权单位难统一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无法忽视的,在一些小区,各产权单位的公共维修基金协调不了,该修的修不了,居民则多把矛头指向物业,不交物业费又进一步加剧了小区管理不善。解决产权关系问题,成为破解恶性循环的关键。希望各方多合作,多想招,搞定这个老问题。
楼内的另一部电梯已经“尘封”多年,控制面板锈迹斑斑。
探访
老电梯频频“罢工”
秋高气爽,小黄庄一区9号楼前的小花园里,聚在一起晒太阳的老人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频频“罢工”的9号楼电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9号楼21层高,楼里住着很多退休老人,电梯能否正常使用不仅仅关乎老人们的出行方便,更关系到大家的安全。
一位坐轮椅的老人告诉记者,上次遇到电梯停运正好是吃晚饭的时间,她在楼下等了好久也上不去,最终只好“下馆子”,回到小区天都黑透了,电梯才修好。“电梯用不了饿肚子能将就,万一有人突发疾病下不来楼可怎么办?”老人说。
南先生家住20层,爬楼的艰难他深有体会,“赶上电梯坏了,上了年纪的人爬20层楼,没个三四十分钟上不去。赶上早高峰电梯坏了,那些上班族和学生更是急得不行。”
10月30日记者现场探访时看到,9号楼3个单元内原本各有两部电梯,目前却均只剩一部电梯还在运行,另一部电梯门前放着锥筒,控制面板挂了锁。从尘土和锈迹来看,停运的时间已经不短。
走进正在运行的那部电梯,最直观的感受是地板凹凸不平。楼里的老住户告诉记者,每个单元门内仅剩的一部电梯都在超负荷运转。“最早是两部电梯每天同时运行12小时,现在是一部电梯每天运行24小时,居民日常上下楼、装修搬运渣土全指着这一部电梯了。”
调查
为何动不了“大手术”
居民们都迫切地盼着大修或更换电梯。楼里的电梯究竟存在哪些具体问题?是否能够尽快大修或更换?记者在联系属地街道及小区物业的同时,也联系到了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经其核实,该小区电梯维保单位为北京升华电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该维保单位是从2019年接下此小区电梯维保项目的,“目前楼内电梯的确存在设备老化情况,作为维保单位,他们也一直在努力进行电梯的检查、维修工作,最大限度保障居民乘梯安全。今年10月,楼内正在运行的电梯刚刚通过了年检,关于电梯大修或更新,经费缺失是最大的问题。”
属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的经费是指公共维修基金,小黄庄一区9号楼产权关系复杂,导致公共维修基金难以统一。
据属地街道介绍,小黄庄一区9号楼是1991年建成的老楼,2010年,楼里的电梯就普遍出现了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当年没能通过年检。东方置地是楼里最大的一家产权单位,当时由东方置地出资,给每个单元更换了一部电梯,这才缓解了燃眉之急。现在所看到的一部电梯运行、一部电梯封闭的现状也由此而来。从那时起,街道、社区、物业各方都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办法。目前看,因居民意见难统一,依靠居民集资的办法很难走通,而无论是动用公共维修基金还是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都绕不过产权单位。这栋老楼里,原始记录的产权单位多达18家,10年前都难以追溯和协调,到如今电梯再度出现严重老化问题时,产权单位难统一这个老大难问题又回来了,而且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产权单位更多了。
讲述
从18到24的“乱麻”
当记者来到小区物业,向管理方北京燕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探讨该问题时,了解到18家产权单位的提法,早已是“旧闻”了。
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18家产权单位的原始记录,小区物业一一进行核实,不仅要核实这些产权单位,还要核实这些单位的公共维修基金落在了哪里。2010年楼里的电梯过不了年检,物业就给各家产权单位发了函,但回应者寥寥无几。在工作中他们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产权单位有不少已经“关停并转”,找寻这些产权单位的过程非常艰难。
工作人员举例说,9号楼一单元6层以上原先是化工部的产权,后来经过改制,变成了多家单位,二单元其中一家产权单位天然气公司现在也改制了,究竟分成了几个所或者几个公司,查询起来一波三折。有的产权单位电话终于打通了,但对方已经不知道他们在小黄庄还有房子,有的产权单位在楼里只有一套房子,但核查时也不敢漏掉。“物业平时工作非常繁琐,尤其老旧小区,人员主要精力都在解决业主各类诉求或求助上,核对产权单位的工作都是加班加点地干。”
“我们向区住建委求助,最终拿到了一份新名单,发现与原始记录区别挺大。”工作人员说,从区住建委提供的信息看,目前楼里的产权单位已经由原始的18家变成了24家,于是核对、联系产权单位的工作量变得更大了。“根据目前最新核对出的情况,这24家可能仍不是最新信息,一两家单位还有变化。”
说起楼里电梯的使用情况,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每个单元都仅剩一部电梯可使用,楼层较高,楼里居民多达468户,导致电梯磨损比较严重。对此,电梯维保单位加紧了维保频率,一些用时较短的故障维修或正常维保,选择白天进行,用时较长的作业则选择用梯频率相对低的夜间进行,今年10月底,3个单元的电梯都通过了年检。
推动
各方共同找“钥匙”
“上周刚刚开会讨论过电梯的事。”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综合考量,为了尽快推动电梯问题解决,首先得厘清楼内复杂的产权关系,目前9号楼内东方置地产权比例达到41%,其余59%的产权单位仍在继续寻找落实,下一步,物业准备通过入户走访,把每套房子的产权单位进行彻底梳理。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均表示,将全力支持物业,做好居民的解释协调工作。
“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小区物业负责人提到,厘清了产权关系后,还要继续寻找各产权单位公共维修基金的去向,在目前的核实过程中,已经遇到经过“关停并转”产生的新单位不知道公共维修基金落在何处的问题。
北京市电梯商会会长缪步升告诉记者,他与小区电梯维保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沟通,维保单位表示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小区电梯大修或更换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同时预估大修或更换电梯的最低成本,为小区物业的工作“减负”。
多位业内专家还建议,可以尝试引入公共空间广告,尤其是电梯间、电梯轿厢广告的方式,用广告费减小甚至抵销老旧电梯大修或更换成本。
(本报记者 景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