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压在高邮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心头的一张时间表。
2025年,根据生态环境部《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对于水产养殖业尾水排放划下红线,如果不达标将面临禁养的风险。
在高邮,当下的9万亩“虾塘”每年创造了40亿元产值,涉及10万多人的致富饭碗,但尾水问题成为一直以来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资料图片)
不换跑道就只能换思路。“高邮大虾养殖鼎盛时期有18万亩的面积,如今剩下的9万亩也面临环保‘倒计时’,如何拯救这个产业?”高邮市委分管负责人说,2023年,龙虬镇集中用好2万多亩虾塘,引进生态技术,确立了“好水养好虾,好虾卖好价”的发展路径,不仅要“救活”高邮大虾,更要让高邮大虾产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今年5月,一个占地2000多亩的“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在高邮龙虬镇正式建成,“今年就能实现量产首批生态虾,通过源头‘好水’养出的高邮大虾肉质不仅鲜,味道还有点甜。”
高邮大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答案是否就在这个园区?8月,记者来到龙虬镇,当下塘里的大虾膏肥肉满,已经陆续开捕。
走进园区,几张刚刚制作出来的展板吸引了记者注意。“这是我们园区的规划图,我们这个园区流转了龙腾村60多户虾农的2000多亩虾塘,而破解高邮大虾尾水难题的关键一招就在于这里留白的生态净水区。”
打开示范园的导览图,龙虬镇政府负责人指着其中的粉色和棕色区域介绍,我们改变传统的养殖用水“直进直排”模式,拿出约380亩占园区面积的五分之一,用于源水和尾水处理,全面实行 “两降一禁” 的生态养殖。
“这也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面积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这五分之一的水处理区域直接带来了水质的显著提升,好水才能养好虾。”该负责人接着说,示范园在东、中、西区分别设置源水处理区,从主进水口通过提升泵站将水源引入源水净化区,集中静置消毒后再通过进水管道,注入养殖棚内。等养殖周期结束,大棚外围的排水明渠承担了沉淀池的功能,再经过曝气池、生态净化池以及两个过滤坝的“三池两坝” 处理模式,最后经检测合格后直接排放至园区内河,实现循环利用。
“高邮大虾有点甜。”这是如今食客们品尝过高邮大虾之后的普遍感受。“我们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于高邮大虾的刻板印象,不仅追求个头大、肉质紧,还要求口感鲜、甜。”龙虬镇政府负责人介绍,过去由于多年累代的人工养殖与近亲繁殖,高密度、高蛋白含量的养殖模式,导致种质退化、病害频发,很大程度影响了整体产业发展和个人收益。而如今我们走标准化、科学化的养殖道路,通过降低养殖密度,降低饲料蛋白含量,塘内种植水草净化水质来保证大虾的品质。“生态养殖的虾虽然生长周期长,但个头肥大、肉质紧实,价格也比较高。去年镇上生态养殖的高邮大虾1斤能卖到100多元。”
铭治—鑫潼源水产养殖公司董事长陆星新,原是一名高邮大虾销售经理人,如今是承包示范园的第三方主要负责人。过去多年,他在走南闯北销售过程中发现:广东、浙江等地的虾养殖面积没有高邮大,养殖技术也稍差一些,但亩均效益却高得多。经过考察得知,这些地区通过高温大棚改变虾的生长周期,提前下苗、提早上市,一年养殖两季。“高效养殖的大虾5月份就能上市,等到11月第二季虾又会上市。这样一来,不但错峰避免竞争,每年还能多出一季虾。”陆星新说,去年他棚里的虾均价52.7元,而正常养殖的虾,平均每斤只卖到22.5元。
接手示范园后,陆星新同样坚持错峰竞争、“好虾卖好价”的理念,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为解决“高邮大虾” 季节性供需矛盾,实现“四季供应,全年在线”,示范园内配备了集中增温的锅炉设施和智能恒温养殖大棚,共有31个单体面积约2.5亩的标苗棚和42个单体面积约20亩的养殖大棚,大棚以钢结构为主体,铺设双层保温塑料薄膜,配套水质监测和自动开启的水底增氧设备,可实现一年多茬养殖,丰产增收。“等到11月,西区598亩虾塘即将错峰上市,预计亩产600斤,全年是普通养殖的1.5倍。”陆星新说。
眼见着示范园科学高效的养殖模式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龙腾村养殖户圣大明决定流转自家虾塘,转变身份当起了产业工人,在示范园里负责50亩虾塘管理。“过去20多年,我们夫妻俩养殖22亩虾塘,每年除去必要的成本开支,净赚也就5万-6万元,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决定变身产业工人之前,圣友桃在心里认认真真算了笔账:将自家虾塘流转给园区每年可获得一笔流转费,再被返聘回园区务工,底薪每月5000元,且每年根据亩产和饵料系数两个标准,还可分别获得5000元-1.5万元不等的提成奖励,此外年底还有5000-10000元的综合考评,这样算下来,仅一个人年薪差不多也有8万-10万元。“不仅养虾的各种风险不用我们烦神,收入还翻了倍。”如今,圣友桃在家门口,乐乐呵呵地“重操了旧业”。
“高邮大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集“高邮大虾”生态养殖示范园、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精深加工产业园等于一体,打造“养殖+销售+精深加工+N”的全产业链条,提供“虾苗+饲料+动保产品+技术服务+N”的立体化服务,直供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待园区整体投入养殖运营后,年可实现高邮大虾养殖产值9000万元左右,每年可解决劳动力80余人,带动当地村民短期用工18000人次,且所在村集体每年可获得300元/每亩的大棚管理服务费,有效拓宽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渠道,壮大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这2000多亩示范园,旨在做出标杆,龙虬镇将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产业思维,牢牢聚焦‘高邮大虾’全产业链发展,按照‘一套运营标准、多种合作模式’理念,拿出更多‘硬招实招’鼓励支持养殖户参与合作运营,努力让‘高邮大虾’迈出强村富民新步伐。”龙虬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我们计划到2025年,在全镇全面推广园区模式,全力构建“3+5+N”的养殖产业布局(即建设2000亩以上养殖示范区3处,建设500—2000亩示范区5处,建设100—500亩示范区N处)。”
通讯员 邮萱 龙虬萱
记者 李源 李鑫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