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只小老鼠,头上戴着指节大小的银色“探头”,在饲养笼中自在地玩耍、吃食、喝水……旁边的监测系统实时记录其一举一动,采集它在“清醒”状态下的脑部活动数据。近日,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程和平团队自主研发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的核心技术部件完成落地。

“由我们核心技术开发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已经在太空进行了应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副院长赵婷告诉记者,近日,研究院及孵化企业“超维景”全程参与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由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完成首次成像测试,成功获取在轨状态下航天员脸部和前臂皮肤的在体双光子显微图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当时选择与南京江北新区合作,主要是因为其国家级新区的战略地位以及新区为创新创业提供的优渥土壤。”赵婷说,转化院建设以来,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将脑成像技术不断向产业链条延伸,创新成果不断。

“在与江苏的合作中,我们积极开展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例如苏州纳米所研发的硅衬底GaN基纵向功率器件技术,苏州医工所研发的共聚焦激光显微内窥成像技术,成功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相关产业领域,推动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华伟介绍,江苏一直积极推动与中国科学院的科技合作,多年来双方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2500多项,近3年每年为江苏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签署第六轮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希望双方能进一步推动科技合作,共同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共同推动江苏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

“本次大会将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42家大院大所大学的600多项最新科技成果现场发布,与850多家企业的1000多项技术转移需求开展对接。”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资源开发与技术转移处副处长巢俊介绍说,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与重点科教单位合作。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签署4次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先后签署6次战略合作协议;国内所有“985”高校与我省合作全覆盖,中国科学院所有应用类研究所与我省所有县(市)合作全覆盖;2022年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项目销售收入达1457亿元,连续17年居全国第一。目前,我省地方、企业与国内100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有效集聚吸引国内外一流的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及信息等要素,构建高端创新资源“蓄水池”。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院大所大学集聚国内优质创新资源,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我省积极主动与重点科教单位加强战略合作,围绕地方产业禀赋和需求,不断加快成果转化落地步伐。下一步,省科技厅将以深化与重点科教单位合作为突破口,增强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全方位巩固拓展与大院大所大学的合作,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太湖实验室等更高水平建设,推动国家生物药、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等3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区域创新策源高地。

记者 张宣 蔡姝雯 程晓琳 实习生 杨舒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