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摊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人民日报、央视、北京日报等主流媒体却纷纷为“地摊经济”降温。近日,北京日报发布了《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人民日报发布《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央视新闻发布《“地摊经济”不能一哄而起》。
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更是直接发布公告,针对当前北京市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市民反映强烈。北京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依法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
早前,“地摊经济”十分火热,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经济还未有较大程度的“回暖”。各地纷纷“出招”力促经济回暖。暨成都开放“街道就业”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后答记者问上“公开点赞”后,“地摊经济”一夜爆火,河南许昌、吉林长春、辽宁大连、湖南怀化、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四川成都和彭州、上海市等地方政府推出了鼓励“地摊经济”的相关意见。
历史上,地摊经济也曾辉煌过,在“乡土中国”变为“城乡中国”的历程中画上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最终,因为“摆摊”总逃不开固有弊病,因此也逃脱不了被限制的结局。
为什么如今再度重提“地摊经济”?第一,这是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决定的,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两会上,中央再度重申“六保”保就业的重要性。“摆摊”可以解决个体就业的问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一个人摆摊,背后可能是一家子人。”第二,“地摊经济”,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城市繁荣。姚洋说,“地摊经济增加了人间烟火。”的确如此,如果北京胡同里有商店,地铁出口有早餐点,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来说,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同时,地摊经济也是对长期以来精英思维模式治理城市理念的反思。如何能放开“地摊经济”,同时保有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把握好平衡度,将十分考验政府执行的水平和工作的细致程度。
一、“地摊”能拉动经济吗?
5月PMI指数已出,分析指数构成不难发现,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位于35.3%的低位。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出口不振,疫情后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内需拉动。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正是为了满足内需进行生产,“地摊经济”又是个体经营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在经济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研究院联合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个体经营户实有9776.5万户,超过中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所披露的6295.9 万户。个体经营户涉及就业2.3亿人,占中国全部劳动力人口的 28.8%,个体经营户全年的营收总额约为13.1万亿元,相当于社会零售总额的34.4%。在疫情最严重的疫情后第2-5周时间内,个体经营户活跃商户量减少约4800万户,涉及约1.1亿的就业人员。
然而,恰恰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疫情中更容易遭受冲击,蔡昉认为,他们是最承受不起失业的人,同时也是较难回到劳动力市场的人群。要依靠门槛最低的市场活动,来恢复他们的就业和基本生计,而地摊经济恰巧就是这样一种门槛较低的经营活动。
中央财经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靖一认为,个体经营户是灵活就业的重要形式,在疫情等重大事件冲击之下,灵活就业可以起到整体就业的缓冲器、蓄水池作用。
毋庸置疑,对于那些生计无着落的人,“地摊经济”的确会帮助他们就业,相应地,也将促进经济回暖。因此,蔡昉指出,鼓励“地摊经济”,不分今天和明天,应该长期保持。
二、要不要放开“地摊经济”?
昨日,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发布公告,针对当前北京市个别地点出现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市民反映强烈。北京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依法处理这类扰乱市容环境秩序的违法行为。一夜之间,无数“摊王”梦碎朋友圈。
而此前网上流传的109个北京市朝阳、东城、西城、海淀、通州等地可以摆摊的点位也被逐一辟谣,这实际上是多年前本市无序设摊较为集中的点位,目前已得到较好整治。
北京日报发文指出,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发展脉络、发展阶段、发展要求和具体情况,“地摊经济”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由这个城市的定位做出判断和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
这不禁为跃跃欲试“摆摊”的人浇了一盆冷水。但地摊经济能否持久,本身就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这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地摊经济”究竟是临时救急,还是就业常态?历史上,“地摊经济”曾在促进就业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明上河图》画卷中,能看到无数的经纪行贩往来门下,挑着菜篮、推着小车的小贩在街头奔走;贩油的、织草鞋竹席的、造扇子的、卖香的、磨镜的、卖水的、卖魚饭的、卖猪羊血羹的、卖豆乳的、卖饼饵的……吵嚷喧闹,似乎能从纸端溢出来,灌入观画人的脑海里,这些街头忙碌的商贩们,瞬间让这座城市变得鲜活起来。
再往后推,近代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就讲述了改革岁月里,主人公通过鸡毛换糖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命运的故事。
文艺作品往往是现实的反衬,之所以有那么多绘画、影视作品都纳入了“摆摊”素材,其实也正是说明在“乡土中国”变为“城乡中国”的过程中,地摊经济扮演了重要角色,成千上万的家庭都是依靠大碗茶、修理摊等方式完成了原始资金积累。
但,“地摊经济”也是一种争议较大的经济模式。一方面,它有利于农民入城,有利于居民就业,有利于群众生活,甚至有利于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拉动内需和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造成交通拥堵,有可能导致卫生恶化,有可能加剧噪音污染,甚至有可能因为质量不达标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有可能因为摊贩“争地盘”而产生城市治安问题。正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城市治理者和流动商贩之间的“猫鼠游戏”,持续上演了很多年。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指出,从很多人的城市管理理念来看,所谓眼里揉不得沙子,“地摊”显然是不受欢迎的。一旦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过去了,原来的各种清理政策会不会再次出现,城管和摊主的矛盾是不是会再次发生?
第二,近几十年,政策的反复多变亦让人担忧。城市管理者的换届周期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一任长官,一任政策”已经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一个特有的规律。
例如,与“地摊”类似,各类城市的传统市场,曾经是政府大张旗鼓招商引资给与优惠政策吸引进来的,但过几年后则突然成为城市治理的顽疾而遭遇强行清除。
城市管理变得太快,投资者赔钱,近些年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如果小摊主们将积蓄全部投进摆摊成本,未来再遭受各种理由的政策变脸,损失的是城市居民的财产和对政府的信任。尤其是,这部分群体抵抗风险的能力往往更低。
因此,要不要发展地摊经济,一旦放开,会不会再次陷入“一放就乱”的困局,需要城市管理者提前考虑好各种因素,不能盲目跟风。
三、切忌盲目跟风
最近,“地摊经济”的确很热。根据搜索引擎的大数据显示,近七天“摆摊技巧”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同比暴涨665%,达到10年以来的最高值。
如果你觉得风口来了,地摊经济钱很好赚,那就大错特错。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群众一拥而上去“摆摊”,其中不乏看热闹、闹着玩的人,实际上挤压了真正需要靠摆摊糊口人的生存空间。
发展地摊经济,既不能为了管理方便,选择一禁了之,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也不能盲目抄作业,在政策还没跟上的时候为了放开而放开。
李铁认为,在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要及早提出引导“地摊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思路。例如,根据城市规划,在什么地方可以设置地摊?地摊数量是多少?地摊内容是否可以具体化,哪些地摊可以设置,哪些地摊还是要杜绝?从事地摊经营的人员,是否会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甚至从地摊集中经营区演化成城市贫民区,并产生黄赌毒等不良现象?地摊位置和数量是不是要有明确界定?对“地摊”经营品种、公共卫生标准是不是要设置条件限制?等等。
如果从曾经的过度管理变成一下子全部放开,那么很可能结果就是城市治理不能承受,不久就又会将地摊关停,造成政策反复。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曾表示,放眼如今国际知名都市,诸如纽约、伦敦、巴黎等,街边都有不少摊贩、集市,甚至是跳蚤市场。他认为,“地摊经济增加了人间烟火,是一道风景。”
李铁指出,在发达国家,所谓地摊,有的是在城市固定的一片空间,设立简陋的市场,可以让大家在那里卖各种旧衣物和古董以及各种器物,而不是满大街的随意摆摊。另一种地摊形式,就是固定的摊位,经过设计和装饰,有固定的经营人员,甚至也包括了一定形式的艺术加工,充满个性化的表演等。后一种地摊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代表着城市底层的丰富文化特色。我们在各类大的商业街区,包括重要旅游景点,严格限制各种公共空间的销售行为。而在发达国家,门面房外设立的摊点,其实也是一道城市景观。至于公共卫生管理和视觉管理,只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要求即可。如果建筑外的城市空间能得到很好地再利用,那么既能丰富了城市文化特色,也方便了旅游购物和消费,同时还增加了就业,可谓一举多得。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思维模式的转变。
“地摊”含义很丰富,它不仅是传统认知意义上天桥上的地摊,发展好了,很可能成为创造就业的空间。李铁认为,真正的“地摊经济”,并不是摆摊设点的一种简单经营模式,而是能够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这种机会如果与稳定的政策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服务业的品牌和质量,就会通过长期固定摊点的发展和演化带动形成各种文化,带来各种服务业精品和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