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徐汇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妈妈正带着5岁多的小女孩进行智能生长发育测评,拍摄完X光片后,医生轻点鼠标,数秒之后,一份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报告就出现在屏幕上,AI让居民不出社区即可享受到专家级的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服务;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已在湖北、上海、北京、浙江等十几个省份的1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部署……
目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等多家医院,越来越多的智能解决方案进入诊疗流程,与临床工作深度融合,成为了临床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
累计为超过27万名患儿提供服务
“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已应用一年有余,该解决方案依托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导诊、预问诊、诊前检验及智能辅助诊断等多个AI应用融入诊疗全流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初步统计,落地一年来,该解决方案仅智能导诊应用就已累计为超过27万名患儿提供服务,诊前检验访问量也突破6万人次,即便在疫情期间,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依然保持了稳定的访问量,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医生开始高频使用智能应用。
数据显示,通过拆解业务流程,实地测算,应用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后,至少能够为患者的单次就诊节省约90分钟的时间,预问诊、导诊、诊前检验等一系列AI技术协同作战,在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儿科就诊效率,疏解了儿科人流拥堵难题。
“以往患儿看一次病,等待1—2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很常见,还要至少排队3—5次,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的引入将极大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升就医体验。”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儿科AI临床应用及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列宾表示。
诊前,当患者或小患者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的路上,家长就可以用AI医生进行预问诊,把检验检查单开出来,到医院的时候就不用再排队等着开检验检查单了。“同时,这一路上收集到的病史,在后台是可以直接关联到医生的页码或者电子病例系统端的,节省了医生采集病史的时间。并在临床诊疗中,还可根据循证医学的知识图谱,告诉医生这大概是什么病。”依图医疗副总裁方骢说,这就打通了诊前、诊中、诊后整个临床链,贯穿了整个诊疗过程。
在上海东部儿科医联体的建设中,AI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AI技术实现了“基层首诊,急慢分诊,上下转诊,分级诊疗”;同时,针对低年资儿科医师与基层儿科医师,智慧儿童医院解决方案中覆盖超过300种儿科常见疾病的智能辅诊应用也能够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智能应用的方式将顶级儿科医院的诊疗经验下沉至基层,提升基层儿科医师诊疗能力及诊疗一致性。
2—3秒内就能完成病灶定量分析
上海正从一个AI的秀场变成一个战场,特别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在其正式发布第二天就已经部署完毕,并立刻投入到一线诊疗工作。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通过图像算法对新冠肺炎CT影像的智能化诊断与定量评价,并对局部性病灶、弥漫性病变、全肺受累的各类肺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通过对病灶的形态、范围、密度等关键影像特征定量和组学分析,精确测算疾病累计的肺炎负荷,实现对CT的全肺病变动态4D对比,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评估疗效,预测预后,为临床提供决策支持。
采用病灶定量评价的方法,涉及到病变累计的肺体积范围、密度等多个因素,目前缺乏统一标准,以往采用传统手工勾画ROI的方法进行量化的评估,耗时长、效率低、临床推广难,而利用新的AI系统能够实现病变区域的自动检测,在2—3秒内就能完成定量分析,极大提升了精准定量分析的效率。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宋黎涛说,医生会疲劳,而机器不会,引入AI系统后,它成了医生的好帮手与第二大脑。“我们对AI的使用,是依靠而不是依赖,AI系统就像给阅片上了保险,为临床医生提供详实、可靠的决策信息参考,不漏病灶。”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等多家上海本地医疗机构,该系统均已投入临床应用,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医疗机构,智能预问诊系统也即将上线。近年来,上海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主动谋划,加紧布局,密集发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全力打造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良好生态。 (本报记者马爱平)
关键词: AI投身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