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今年以来疫情的影响,主打无接触和线上到家服务的社区电商业务出现了爆发式增长。社区电商为市民的日常购物提供了便利,吸引了各路资本的关注和追捧。
近期,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开展的线上调查显示,疫情对农产品消费习惯、购买渠道和产品价格等产生了一定影响,生鲜电商、社区菜店和社区团购消费激增,农贸市场消费下降明显。线上企业布局线下渠道,线上线下渠道加快融合。
社区电商爆发式增长
“周五阳山菜篮子开团啦!500天阳山母鸡55元一只、山泉水瘦身草鲩鱼23元一斤……”
“伙伴们,南沙好吃的一点红番薯来了,香、甜、糯!超值首团价!25元5斤,喜欢的快接龙,手慢没口福!”
上周四一大早,家住广州天河区城假小区的沈小姐打开手机,便看到群主在350人的社区配送管理群中,发出的生鲜优惠消息,随后还附上来自田间地头的真实图片,一场来自社区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由此打开。
根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的线上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前,我国生鲜电商日活跃用户数量不到800万个,春节后,迅速突破1200万个。在生鲜各渠道销售占比中,社区团购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占比由2%增至11.9%,且推广速度与疫情风险等级正相关;受疫情影响,农贸市场渠道占比明显降低,由58.1%降至30.6%。
社区团购平台通过居民拼单,从批发市场或农田直接采购生鲜农产品,其便利、无接触和实惠性正获得更多人们认可。
据了解,疫情期间,多家电商平台交易额、交易量激增,例如每日优鲜在2月份疫情期间,业务量增长300%,客单价提高到120元。
关注社区电商业务的丰巢有机创始人董学锋告诉记者,对做社区团购、社区电商的企业来说,疫情中的无接触要求就是传说中的“危之机”。“今年2-3月份我们在广州市场的交易额增长了200%,没有推广的情况下,我们新增客户并不多,但原本偶尔才来一两单的老客户均被‘激活’,成为活跃用户。”
资本看好社区电商
在今年疫情的推动下,“手机下单+家门口收货”的社区团购模式被认可,社区消费爆发出的潜力也被资本看好。
据央视不完全统计,早在2019年社区电商领域就发生了16起的融资,融资总金额接近80亿元。今年以来随着社区电商的发展,各路资本更是争相涌入。
据了解,今年6月,多家VC和头部企业瞄准社区电商领域,动作频频。
同城生活C轮融资2亿美元刚到账,兴盛优选、十荟团等紧跟其后,同样拿到了融资。
近日,来自长沙的社区团购平台“兴盛优选”将于近期迎来8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KKR领投,腾讯、红杉中国、天一资本等跟投。在本轮融资完成后,兴盛优选的估值将达到40亿美元。
广东六沐超市公司副总裁李波涛就向媒体表示,纵观近几年社区团购的兴衰成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由于疫情迫使人们线上消费,救了很多企业的命,“2017年社区团购还只是民间的探索,到了2018年被资本关注后,发展迅猛。然而,在2019年上半年,风口一下就弱了”。突然来袭的疫情又拉了行业一把。
平台同质化明显,面临挑战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趋稳,一些消费者开始回流到线下,“我们近几个月的销售额比二三月份时下降了大概50%左右,不过整体还是好于去年”,董学锋说,“我注意到,每日优鲜等电商平台也出现了销量、销售额曲线下滑”。
后疫情时期,社区电商面临不小的挑战,也将面临一轮淘汰。
董学锋分析说,社区电商销售农产品,交付成本较高,从农田运到社区,然后分拣、交给客户,这中间都产生各种成本。尤其冷链运输成本高,例如售价38元一斤的桃子,3公里成本运输成本就要5元。“个人观察发现,目前的社区电商平台同质化明显”,董学锋如说,我曾遇到相邻的两个小区团购群,重复品种可达50%以上。疫情过后,如果没有特色,不能提高订单量、降低成本,就会很快死在同质化竞争中”,
不仅如此,处理发货、退款、订单、商品质量等各种投诉问题,也对社区电商平台、群主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上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上)中国生鲜电商消费投诉数据与典型案例报告》,盒马鲜生、中粮我买网、顺丰大当家、易果生鲜等品牌企业也榜上有名。
品牌电商平台尚且如此,刚从疫情中成长起来的社区生鲜电商平台,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考验。(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