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在中南海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对此,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座谈会将新发展动能作为落脚点,说明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将现有先进技术尽快地走出实验室,应用到企业生产、人们生活中去,从而带动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先要锁定中国哪些领域已经步入世界前列,比如中国高铁、中国核电、北斗导航等‘中国名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资本市场在为科技创新服务方面,将会如何发力?创业板和科创板是重要着力点。业界认为,从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定位和科创板重点推荐六大领域的企业来看,这两大板块与资本市场的其他板块一起,组成新经济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阵营,正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着强大动力支撑。
“新经济成分和科技创新型企业代表了新发展动能的来源、产业链价值链贸易链升级的发展方向和经济的未来增量。科技创新型企业成为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之一。”华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大量涌现,对原创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颠覆式变革和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进一步表示,与境外科技创新型企业主要倚靠技术创新为主不同,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还在模式创新叠加庞大的人口基数方面有独到的优势。因此,在国内大循环的新形势下,以新经济成分为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有望把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挖掘消费内需潜力结合起来,把突破科研进程、产业链、供应链中应独立的关键环节和激发消费量级、接入人口红利并实现应用落地结合起来。
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人才、技术与资本的结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的步伐更快、涉及的领域更广,显著改变了以前由大型企业主导科技创新的格局,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的优势日益凸显,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周期也大为缩短,并不断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资本市场在助力科技创新方面,正发挥着积极作用,释放改革红利。比如,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用包容性的制度设计破题“资本市场助力科技创新”,缓解了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投入等天然属性与我国目前仍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之间的矛盾;新三板精选层的推出,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科技创新创业的风险特征不同于成熟性产业经济行为,必须高度依赖资本,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往往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快健全适应创新创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供全面、系统的投融资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徐阳说。
庞溟表示,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深入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差异化定位、良性竞争、错位发展以及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适度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创业,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创新活力,使得真正具有内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在资源的获得上赢得优势。同时,有利于新经济成分和科技创新企业更为高效、便利、快捷地获得资本支持。
左剑明表示,针对这些“中国名片”,我国资本市场应该有所作为,一方面,让赛道上优秀选手能够顺利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大研发、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储备,把“护城河”挖得再深一些;另一方面,让普通投资者能够分享到行业景气周期带来的红利,从而引导投资理念向着价值型转变,向着成长型转变,向着未来科技转变。(本报记者 朱宝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