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监管规范的高息银行理财产品、存款产品正在被逐步清退。
近期,有投资者收到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通知:工商银行“‘安享长盈’工银财富客户专属理财产品1829天”,原到期时间为2023年3月8日,但工商银行发布了提前终止公告,产品到期日提前到2020年7月29日。
除了银行理财产品提前“刹车”,部分农商行、民营银行也终止了利率较高的计息类存款产品业务。北京农商行官网显示,终止这类产品的原因是为了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提出的整改要求。该存款产品将于2020年9月21日起终止,次日将根据实际已存期限统一结转利息至签约的结算账户。
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存款业务正按照规范的方向有序调整。一位资管业业内人士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银行理财产品被强制清退说明资管新规过渡期的短暂暧昧并未削弱监管整治表外业务的决心,也不会因为百姓‘薅羊毛’式的要求刚兑就对影子银行网开一面。”
监管硬指标驱动产品转型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产品余额22.1万亿元,近三年来基本保持稳定。符合新规方向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规模较资管新规发布时提高225%。
形势向好背后,是不断逼近的监管红线。对此,华泰证券首席研究员张继强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压降不合规理财产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要么从资产端出发对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存量资产进行处置,包括非标转标、表外资产回表等,要么从负债端出发直接压缩理财产品,包括提前终止产品或使其自然到期。
“相较于提前终止产品,投资者对于存量资产处置的接受度更高。但是从银行角度,存量资产处置有难度,尤其是长期限非标及非上市股权。”张继强说。
监管因素之外,近期理财产品成本收益倒挂现象也是银行决心提前终止存量产品的重要原因。张继强表示,对于净值型产品而言,投资标的市值的下降直接体现为投资者收益的下降,在近期债市调整过程中,部分风险等级较低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甚至出现了亏损。但是对于部分设定了预期收益率的非净值型存量理财产品而言,在银行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承诺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实际上可以看作银行的负债成本,若投资收益不达预期,则银行需要弥补这部分差额。
今年上半年,银行资产端的贷款利率快速下降,导致净息差承压;上市银行中,半数以上净息差同比收窄。降低负债成本,确实是题中之义。
9月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称“利率自律机制”)发布的《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0年修订版)》显示,“定价行为”指标今年的考核权重由2019年的30分大幅提升至45分,且项下新增了不规范的存款创新产品压降情况考核指标;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上限不得高于普通存款自律管理上限,即国有大行和其他银行分别不高于存款基准利率的1.4和1.5倍;新开办违反自律约定及相关要求的存款创新产品的扣100分。
内外“夹击”之下,高息银行理财产品、存款产品退出或将成为常态。
如何面对投资者?
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下半年的“资产荒”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对于习惯了银行理财“稳稳的幸福”的投资者而言,无论是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还是创新存款产品高息不再,都令人扼腕。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殷燕敏认为,从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的条款规定来看,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都规定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而投资者是没有权限提前终止的。因此,从合同约定来看,银行的做法是合法合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收益上有一定损失。
不过显然,仅仅凭借一纸说明书并无法告慰投资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银行应当给予投资者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提供一些收益率均等、风险水平不变的理财产品供投资者转移,同时在转换过程中一定要和用户协商,做一些个性化的方案,弥补投资者利益损失。
“随着长期利率的下行,投资理念回归正统,养成基本的储蓄保值习惯才是普通消费者健康的投资理念。”上述资管业内人士表示,“按照标普四象限原则,可以考虑配置保险年金等稳健保本投资打底,锁定长期利率,辅以配置少量股票及股票基金拉高投资收益。”
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留在银行、静观其变,还是转向其他理财产品?
理财蓝海,正在生变。
关键词: 高息银行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