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浦江创新论坛·首届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上海技术交易所在开幕式上鸣锣开市。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是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集中展示全国1万余项技术创新需求、500余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200余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100项共性需求解决方案和5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

逆向思维推动成果转化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是一个用逆向思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展会。”市科委二级巡视员陈宏凯说,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出成果后,转移到企业;逆向思维则是企业提出技术创新需求、发布“赏金”,吸引科研人员“揭榜”比拼。这条从需求侧出发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可以解决正向路径的供需不匹配问题,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本着相同的理念,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正在举行。截至目前,已有791家长三角企业提出技术创新需求,收到来自全球的解决方案588项,已有206项需求得到对接解决。通过创新挑战赛,全球技术转移大会收集并展示了全国上万项技术创新需求,期待更多科研人员前来“揭榜”。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除了国内参展单位,来自日本、韩国、德国、法国、塞尔维亚等国的众多外企也来参展。作为中法跨境孵化器,欧创慧组织了4家法国创新型小企业亮相展会。

作为浦江创新论坛的配套展览,全球技术转移大会也是一个推动大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平台。宝武、上汽、复星……多家大型国企和民企参加本届大会。复星发布了两项技术需求——护理院认知症照护体系、用于高端医疗设备外壳的铝合金挤压制造技术,希望通过参展找到合作伙伴。

建设技术转移交易网络

交易结算是构建技术转移网络的重要一环。昨天开市的上海技术交易所,过去是一家提供技术交易服务、缺少交易结算功能的事业单位。党中央要求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军后,这家机构启动了转制改企进程。与此同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决定共同组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为上海技术交易所储备技术市场要素资源。

2017年2月,上海市政府向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报送公函,请求对上海技术交易所备案。2019年12月,部际联席会议复函,原则同意上海技术交易所备案。今年4月,市科委印发《上海市技术交易场所管理细则》。8月,技术交易类别纳入《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目录(2020年版)》,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主要承载方参与市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

“早在2013年,我们就开始布局技术转移工作,谋求国有孵化器的转型发展。”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说,“7年后的今天,东部中心已在37个国家建立了15家海外分中心;在国内建立了25家分中心,其中13家分中心设在长三角。”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表示:“今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收官之年。技交所的开市,标志着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基本建成。”

5000余项成果拟入场交易

据介绍,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在建设支撑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交易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已汇聚高校和科研院所20家,各类交易服务机构30家,包括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60家,达成拟入场科技成果5000余项、拟入场企业意向技术采购金额4亿元、拟意向挂牌转让标的金额10亿元。

在交易体系方面,上海技术交易所形成了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等16项服务指南,公开了挂牌、非公开协议、成果公示等20余项交易流程;搭建了信息化系统,可完成从登记受理到资金结算并出具凭证的交易全流程。

在服务体系的高校院所端,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合作伙伴——上海全国高校技术市场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科技成果托管服务协议,对成果进行盘点和评价,推动其在上海技术交易所挂牌;在企业端,上海技术交易所参与运营的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联合新微集团、上药集团建立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个CTO社区,覆盖100多家企业,挖掘企业共性技术需求,推动其入场交易;在资本端,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发了技术资产评价模型,与银行、融资租赁机构和保险公司联合发布多个技术交易产品,实现企业融资放款8400万元;在机构端,已与22家经纪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在保障体系方面,经过股份制改造,同济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科技园、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等具有大量技术要素资源、拥有跨境业务增长潜力的资产股权已划拨至上海技术交易所。技交所还在积极引入央企、上海国企、江苏研发机构等战略股东。

关键词: 转移交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