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魏武帝曹操《观沧海》开篇第一句,提到作者观沧海的地点,即东临碣石。


【资料图】

碣,本义为齐胸高的石块;引申义为刻石中的一类形制。《后汉书·窦宪传》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汉代以前的刻石没有固定形制,大抵刻于山崖的平整面或独立的自然石块上,后人将刻有文字的独立天然石块称作“碣”。那么曹操观沧海时,是站在一块临海的圆石上还是站在一个名叫碣石的山顶上,让人模棱两可。

俗语:站得高,看得远。单单站在沧海边上的一块圆石,放眼望去,也只是一片海面和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看不到竦峙的山岛以及岛上繁茂树木、丰美百草。因此,碣石,是一个地点,碣石山;而不是一块叫“碣”的石头,碣石门。碣石门是由屹立在近海里的石柱,即海蚀柱形成的。

碣石,具体在哪,有诸多说法。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北戴河以西;一说在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碣石的确定位置,对《观沧海》的物境和情境都十分重要,还会影响到意境。毕竟今天的昌黎县与绥中县直线距离有近150公里。换句话说,换算成东汉时的里,汉代的一里相当于今天的415.8米,那可是近400里。

要定位碣石山的确切位置,还是要从史书找依据。《三国志·魏书》中有四处记载曹操北征乌桓这事,即《武帝纪》、《田畴传》、《郭嘉传》及《乌丸传》。从这四处对曹操北征事件所记载的地名,梳理曹操去讨伐乌桓行军路线: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无终(今天津市蓟州区)→徐无山(今河北遵化市东)→卢龙塞(今河北迁西县北喜峰口一带)→平冈(今辽宁凌源市西南)→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六十里大阳山)→柳城(今辽宁朝阳县西南十二台营子)。

然而《三国志》未对曹操的回师线路详细记载。但31年后,即(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征辽东时在《晋书·宣帝纪》有一条行军路线,即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孤竹(今河北卢龙县南)→碣石→辽水(今辽宁境内浑河)。司马懿征辽东的行军路线可佐证曹操得胜归来的回程:柳城→卢龙塞→易水(有三条,都在易县内:一为古武水;一为古濡水,又名沙河;一为雹河,今瀑河)→易县→邺。

从曹操北伐乌桓的行军、回师路线以及司马懿征辽东行程,可知曹操东临碣石应在孤竹城驻军期间,时间应农历九月末或十月初。因此,碣石应为碣石山,处在孤竹城东面,位置也与史实相合。由此,曹操登临观海的确切地点是碣石山。碣石山,在河北省东北部昌黎县城北,东距渤海仅15千米。

碣石山与渤海边相距15公里,不借助仪器设备,仅凭人的肉眼是看不到海,也看不见海面的洪波涌起的壮观,更看不到山岛上的草木茂美。以今人的视角看古人的视野,偏差在所难免。更何况以现代城市中的能见度去推断一千八百年前的古人眼界,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如诗词鉴赏所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去看待,不能如散文那样直白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因而,站在碣石山顶,远望凸于海中的北戴河半岛,也会给人以“山岛竦峙”的景象。

另有明末清初沿革地理学家和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提及:碣石山“县西北二十里。山势穹窿,顶有巨石特出,因名。”其主峰仙台顶(俗称娘娘顶) 峭拔挺俊,海拔695米,东临大海,自古被择为北方沿海地区重要的地理坐标,为古今观海胜地。历史资料记载,登碣石山观沧海,不单是魏武帝曹操一人,前有秦皇嬴政、汉武刘彻,后有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北齐文宣帝高洋以及唐宗李世民等,他们都可能曾登临过。

关键词: 东临碣石 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