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猪肉也能“美颜”吗?西安市民陈先生发现,现在许多肉店都悬挂着一种灯,灯光是红色的,打在猪肉上,肉看起来分外鲜嫩,可是拿到普通灯光下,肉的颜色就不一样了。陈先生觉得需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美颜灯”下挑选猪肉一定要擦亮眼睛。
>>市民反映
肉店的灯不普通
(资料图)
灯光下无法辨认肉颜色
陈先生说,自己经常买肉,最近发现,很多肉店、肉摊的灯光都不是普通灯光。
“一般的超市、店铺,都用的是照明的白光,但是肉店、肉摊以及超市的生鲜区,用的灯光都是红色的。这些灯发出的粉红色的光,打在肉上,肉的颜色都是粉红、鲜亮的,看上去很红很新鲜,但是拿出去之后就会发现,根本不是红灯下的颜色。”陈先生说,红色的灯光打在肉上面无法辨认出颜色,如果是不新鲜的肉和注水肉也会变得颜色很好看,顾客根本就无法辨认,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对消费者是一种迷惑。
陈先生说:“虽然说我还没有因为这个灯买到质量有问题的猪肉,但是我还是希望提醒消费者,在这种灯光下选肉,要更加擦亮眼睛。”
>>记者走访
走访十余家肉店
均使用了红光灯
8月14日,华商报记者走访了西安城南十余家肉店、肉摊,看看陈先生所说的情况是否存在。
在高新区紫薇田园都市的一家冷鲜肉专卖店,记者看到,确如陈先生所言,鲜肉的上方悬挂着一排发着红色灯光的吊灯。这些灯的灯罩为红色,光源为LED,圆形发光点呈环状分布,红白相间。而被红色光线照射的肉品也甚是“红润”,就连白色的脂肪也成了红色。
记者近距离观察案板上的鲜肉,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些肉的色泽都很鲜红,就像加了一层新鲜的滤镜,看不出有什么瑕疵。记者挑选了一块五花肉,购买之后拿到几米之外的自然光线下,才发现这块肉的颜色并没有这么红,瘦肉的部分是淡红色,脂肪的部分是白色。同一块肉,在红光灯下的颜色和自然光下差别很大。
随后,记者来到城南一家社区便利超市的鲜肉区,发现该便利超市的其他货架上方使用的是白光灯,但在冷鲜肉区域,使用的却是红光灯。
在位于长安区郭杜的朱雀农产品批发市场内,记者走访了多家肉店,发现“红光灯”基本上是“标配”,每一家肉店的货架、案板上方都悬挂着红光灯;还有部分商家在案板上方安装了一排红光灯吸顶灯,红光一照,案板上的肉全是红色的。
15日中午,华商报记者来到西部大道一家大型超市,猪肉区的灯并不是红光灯,是普通的白光灯,但是在牛羊肉区,又见到了红光灯的身影。
记者询问了几位肉店的老板,为何要在肉店安装红光灯?一位老板这样回答:“人为什么要化妆呢?就是为了更好看嘛。红光灯一照,肉的品相更好,更吸引顾客,用红光灯也没什么害处,为啥不用?”
红光灯叫“生鲜灯”
在购物网站很畅销
那么,这种红光灯到底是何方神圣?华商报记者和几个摊贩交谈中获悉,这种红光灯叫生鲜灯,灯具城或者购物网站很容易就能买到,光源分很多种,“不是只有红光灯,红光灯是给肉类使用的,还有其他颜色,针对不同的食物,都有不同的颜色。”
华商报记者打开购物网站,搜索“生鲜灯”,出现商品结果数千件,单价大多为20多元到100元以不等。华商报记者找到一款月销量上千件的生鲜灯,点开页面,宣传语直接写着“专为生鲜超市设计,卖相好,生意更好”。
记者向店家咨询,什么商品使用哪种灯?商家回复说,生鲜灯有几种颜色的灯源可选择,适用于不同场景和不同食材。
淡红光源用于鲜肉类,可以增强鲜肉新鲜感和美化外表。
暖黄光源用于熟食和糕点,可以增强人们食欲;用于水果,可以增强水果成熟度。
绿光源用于蔬菜,可以让叶菜更新鲜。
蓝光源用于海鲜,让水产更有鲜活力。
还有中性光源,用于干货区,使坚果等食材更有光泽度。
商品评论区,有买家评价:“生鲜灯”的照射让食品看起来更鲜艳、更新鲜,连带着店铺生意都比之前好了。
>>市场管理
方光线非产品质量问题不做统一要求
给售卖的商品加上一层好卖的“滤镜”,这种做法符合要求吗?管理部门是否会干涉?
记者就此事询问了朱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表示,只要商家售卖的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对于他们店内使用何种灯光,市场管理部门没有理由干涉。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生鲜灯”本质上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不会散发热量加速食物腐败,或者影响其质量。不过,目前行业内对“生鲜灯”缺乏对应的标准和设计规范,不同厂家在照度、亮度、色温、显色指数等指标上没有统一规范。
>>律师说法
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商品信息
那么,是不是如陈先生所说,商家这样的手段涉嫌欺诈呢?华商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陕西稼轩律师事务所的王舒律师。
王舒律师认为,对于这种给猪肉打红光的“光学营销”手段,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禁止。但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而经营者对其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有确保真实、全面,且不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宣传的义务。
因此,虽然法律不禁止“光学营销”,但如果经营者试图通过此种营销手段,达到掩饰商品缺陷、隐瞒商品质量瑕疵的目的,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就触及到了法律的底线。 华商报记者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