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资料图】
中甲联赛第17轮,陕西长安竞技迎战苏州东吴,这是中甲联赛第三阶段陕西队的第1场比赛。
通过90分钟的激烈对抗,陕西长安竞技最终与苏州东吴以1:1的比分战平。本场比赛对阵双方在控球率,射门及威胁进攻的次数上都不分上下。陕西队虽然有两名外援(对手全华班出战),但未能在比赛中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比分的优势。
陕西队首发剖析:
陕西队本场比赛的首发并不像往常一样采用单中锋战术,本场比赛冯峰指导将逄志泉和外援坦布同时安排上场。
其中外援坦布一直出现在左边锋的位置,他在这一位置可以背身拿球,也可以和边路的边翼卫张建生完成配合,做到下底传中。
首发的右边锋是杨贺,在他身后的队友则是杜长杰,杨贺向内,留给外侧的杜长杰一定的压上助攻空间。
陕西队的这套进攻体系里有两个对抗点,一个是靠前的外援坦布,另一个是相对靠后的边翼卫杜长杰。
对抗点前置带来的非正向效果,下半场调整后解决前场搭配问题
随着比赛的进行,主教练冯峰将杨贺安排在了左翼卫位置,从而使边路的对抗点右边翼卫杜长杰前提,左路的张建生调到右路。
这么一来,前场的三名球员都具备一定的背身拿球与对抗的能力,从左到右依次是坦布,逄志泉和杜长杰。
对抗点前置并集中在前锋线,这一调整有利有弊,优势就是在前场,我们拥有了更强大的对抗能力。但劣势也很明显,这样的调整使得球队很难打出整体性更强的进攻,二次进攻的能力和前场的逼抢的成功率也在下滑。
球队无法完成阵型压上后的完整进攻,边翼卫就很难压上支援锋线,前卫线失误显著增多,攻防转换的次数变多后由此也消耗了大量体能。
球队再换上刘超阳、胡明天后,这一被动的局面被立刻扭转,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前场的搭配问题。
技术型边翼卫张建生,左右皆能,球路的联系者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陕西队新援张建生。
张建生并不是速度冲击型的边后卫、边翼卫。
他在陕西队的进攻体系里扮演起边路的一个“技术型中场”的角色。张建生出色的控球技术和传小球的能力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一名边路的控球中场。
张建生能够在边路送出威胁的传球,来到左边路时,他可以内切后进行传球,而来到右路,他不是下底传中线路的执行者,而是一位向中路带球,联系球队另一侧的球路联系者。
张建生更像是一名技术型边翼卫,在陕西队整体压上进攻时给球队带来的变化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