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崔,羊跟你那么亲,招招手它不就来了。”崔安明双手叉腰,站在子洲县老君殿镇花寺湾村的羊场里逗笑。
崔应国猫着腰抓起一把饲料投进槽子里,羊子们听见声音先是齐刷刷看过来,然后簇拥着朝饲料槽奔来。“羊也是认人的,尤其是刚出生的小羊羔,他只让熟悉的人喂食”。
崔安明是花寺湾村的党支部书记,崔应国是应马安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看到这些可爱的羊羔,崔安明既心生欢喜,又有一丝忧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欢喜的是,2019年以来,在应马安养殖公司的带领下,花寺湾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建起超细绒山羊羊场,实现村集体经济积累零的突破,村里的公益事业得到发展,当时的部分贫困户因此脱贫。
忧愁的是,尽管他们投入巨大的精力照顾这些山羊,但细细算来还是难以大规模盈利,成活率、发病率,还有市场变化等因素,无不影响着山羊养殖成效。近期,他正考虑是否要将羊场交给应马安养殖公司托管。
乡村振兴,基础是产业兴旺,但如何培育一个稳妥的产业,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子洲的经验是,进行村企联建,政府搭台,让企业唱主角;统筹跨村联建,集中力量办大事;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通过这些举措,子洲让新产业扎根,让老产业提质增效。
村企联建,特色农产品不愁卖
从老君殿镇的超细绒山羊养殖出发,崔应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羊绒采集、分梳、染色、纺纱,最后制成毛衣、围巾等产品,卖到国内外主要城市。羊身上全是宝,但崔应国最精耕的是羊绒市场。
羊绒是生长在山羊皮肤根部的细绒毛,因为保暖需要而产生,一年一次自然脱落时才能收集,产量极少,素有“软黄金”之称。
超细绒山羊是崔应国与多家高校、研究院合作研发的品种,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生产的羊绒细度为16微米、长度为30毫米,而超细绒山羊生产的羊绒细度为14微米、长度达到45毫米。
出生于老君殿的崔应国,初中毕业就接过爷爷的放羊铲。他不甘心像老一辈人那样过穷日子,便以80元一斤的价格赊购老乡一批羊绒,几经辗转到了当时羊绒市场比较红火的河北省清河县。
一斤120元,一次性收入4万元。崔应国的第一桶金惊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子洲乡亲,他的商业版图也从此开始搭建,成为河北省的知名企业,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生产的羊绒常年给一些国际奢侈品牌供货。
农户高兴地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羊羔
子洲作为重要的养殖基地,是从2010年开始的。崔应国首先在当时的南坬村(后合并至张家渠村)建起三个羊场。
因为市场行情好,崔应国的养殖规模呈几何倍数增长。直到2017年,建设综合性园区的规划提上日程,羊场、饲料加工厂,以及将来要纳入农旅规划的苹果采摘园、蒙古包风情园都启动建设。
园区的建设本来就带有扶贫的功能。应马安养殖公司带动445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在当时全县都在进行的大户带动脱贫方式中,应马安养殖公司成效最为显著,每年每户分红900元。除此之外,老君殿镇不少农村开始整村推进养羊,崔应国给出承诺,新生产的羊羔保底回收,羊绒高出市场价回收,这在当时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
最重要的是,围绕着应马安养殖公司产业链就业的人越来越多,过去一大批村民跟着崔应国离乡创业。如今,他们返回家乡,挑起了这里的养殖业。
老君殿镇党委书记张赛虎介绍,从零起步,超细绒山羊产业推进的结果是,在老君殿镇有6个万只羊场,全县建成12个万只羊场,存栏数量达到12万只。
在张家渠村,羊绒交易市场、羊绒分梳厂已初步建成,有机肥厂、科研大楼、保税仓正在规划建设中。从中不难看出,超细绒山羊产业链正逐步完善。
在政府的主导下,新兴产业不断落地生根,传统产业也在提质增效。子洲传统的中药材黄芩、黄芪可谓闻名中外。全国的黄芩市场,子洲的产量占去一半份额。
这些中药材虽久负盛名,但每年产出的药材,大部分卖到外地市场做切片,农民辛辛苦苦种植三五年,却被别人一个电话定下价格。不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药材被当成农产品一样卖掉了,利润极低。
“要想拉回利润,必须延长产业链!”子洲县世平堂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拓磊对这些问题看得透彻,为了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他放弃熟悉的建筑行业,返乡做中药材创业。
2021年10月,企业在驼耳巷乡投入运营,主打切片加工,同时开发研发茶饮、料包、药品等深加工产品。半年之后的收购季到来,企业的带动效应迅速凸显,将黄芩的地头价从以往的每斤6.5元,提升到9.5元,最好的等级甚至能达到50多元。
“药材一从地里刨出来就拉到工厂了,我们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5元收购。”拓磊说,本地加工节省出来的运输等成本,最终都会让给农民,每亩地能增收2000元。
股份合作,兴旺企业不差钱
因为超细绒山羊产业,2020年,老君殿镇获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荣誉,成为当年唯一一个以养殖为主业的乡镇,张家渠村也获得农业农村部评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能获得这两个牌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张赛虎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农村集体经济因此得到突破。老君殿镇共有14个行政村,其中12个村都与马应安养殖公司有紧密联系。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子洲县给每个村配置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八个村利用这笔资金建场养羊,另外四个村将资金入股马应安养殖公司,每年得到7万元分红。
子洲一直是养羊大县,但与以往的放养不同,如今养羊是一个精细化作业。一只羊出栏,要有饲料、养殖工、医药费等成本,再加上发病率、成活率等因素影响,养成一只羊并不容易。
选好一个产业,既要考察它的前景、带贫能力,又要考虑瞬息万变的市场,还要解决资金的短缺、村干部的经营能力等问题,着实让人有志不敢轻言“行”。
反观应马安养殖公司模式,为了一根高标准的羊绒,他们培育了专业的养殖团队,并建起现代公司应有的养殖激励机制,还从内蒙古聘请医疗团队、技术团队,驻扎羊场提升成活率、降低发病率。最重要的是,企业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村集体分担了不少风险。
老君殿镇张家坪村有一个特殊的羊场,日常管理由应马安养殖公司负责,但“主人”却是全县25个共同入股的村集体。
2020年之后,子洲将全县集体经济难以突破的25个村的产业发展资金捆绑,投资2962万元,在张家坪村新建羊场,交给应马安养殖公司托管,并签订协议,每个村占股4%,每年获得7万元分红。子洲全县的12个万只羊场中,不少都采用了跨村联建的模式。
2022年5月,驼耳巷乡的山峁间,到处飘散着药香。山坡上,村民顶着太阳在土里刨药材;山脚下,世平堂的加工车间里,经过晾晒、切片、烘干、包装等程序,优质的黄芩切片就可以面市了。
“只要机器不停,每天可加工10吨黄芩,这是目前全省最大的黄芩生产线。”拓磊说,公司可以快速投入运营,得益于驼耳巷乡现成的生产厂房。
2018年,子洲县18个村的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宣布成立乡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他们整合46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一方面给药材种植户发放种子肥料、提供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建起中药材交易市场,希望产业发展更进一步。
但交易市场由于不太成熟停滞运行两年,直到拓磊返乡,租下来成为世平堂的生产基地,它又发挥了应有的效用。同时,拓磊成为子洲县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协会的会长,引领产业发展。
协会与联合社统筹,制定中药材种植标准,树立生产精品的理念;规范原来小商小贩盛行的交易现状,统一与县外市场对接,与著名企业对接,掌握中药材销售主动权;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中药材,提升种植积极性。“联合社对于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化、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有很大帮助,报团取暖才能做大做强。”拓磊说。
能人领头,增收致富路更宽
从子洲县城到张家渠村,短短几十余里,一个老司机也需要聚精会神近两个小时,才能走完这蜿蜒起伏的山路。
这个藏在黄土高原深处的村庄,大部分年月里都默默无闻,没有特色农产品、没有自办企业,人一茬一茬往外走。
一些人想逃离的地方,却成了另一群人的新宠。崔应国的农业园区建设起初就定下目标,在“十四五”期间,要建成存栏50万只的养殖基地,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
“没有应马安养殖公司,就没有乡村振兴示范村。”这是张永军接受采访时的第一句话,他曾是张家渠村村委会主任,目前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
2020年,他到应马安养殖公司交叉任职,担任子洲养殖方面的总负责人,同时处理园区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与村里多个事项的对接问题。
在经营管理上,张永军也不输许多专业人员。到任不久,他发现除了发病率以外,刚出生的小羊羔成活率影响着养殖收益。而这个问题,养殖人员多上点心或许可以解决。
陕北气候冷,有时母羊遇到晚上生产,饲养员偷个懒不想起床,羊羔第二天可能就冻死了。张永军向崔应国提出建议,“饲养员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经过商议,饲养员原来每人每月3500元的固定工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张永军设定,按照基础母羊300—350只的数量发放一部分基础工资,饲养员只要在羊羔出生75天内养育至14公斤,向公司交一只提成100元。
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的方式很快见成效,羊羔成活率从以前的60%上升到80%,饲养员的工资也有所提升,平均达到4000元。
应马安养殖公司的发展势头渐趋稳定,但这并不代表靠入股获得分红的村集体就可以躺平,马蹄沟镇吉利坪村就是一个例外。
2022年春季的一天,吉利坪村的山脚下,几十个村民兴致勃勃地围过来,他们已经等不及换上装备,加入捕鱼的行动中。
马蹄沟镇龙水源生态鱼场大丰收
这些人大多不是龙水源生态农场的员工,也不是负责人李宁花钱请来的,只是听到要捕鱼的消息,便自然而然聚到一起,结束后大伙坐在一起吃了饭,走的时候还不忘拎两条鱼回家。
他们捞鱼的地方水草丰茂、宛如一片湿地公园,如今许多人慕名而来,都想看看在这片黄土高原的腹地,是如何拥有青山绿水之态的。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废的河滩地。
李宁2017年回到村里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那之前,他在榆林开店做服装生意,村民的电话一通接一通,希望他这样的能人能返乡带领大伙搞发展。
经过考察,李宁有了做水产养殖的想法,自古黄土高原都只能依靠种地获得收入,水产养殖靠不靠谱?村民和镇政府都有些担忧。但他还是决定尝试,2019年,李宁与十几个合伙人出资将计划变为现实。
流转土地,进行养殖区建设,荒废的河滩地看起来规整了一些。刚上手的第一年,谈不上能有收益,李宁自己垫钱给股东分了红。村里的变化和李宁的诚信村民有目共睹,在2021年初的入股季,43户村民找上门来,也想参与产业发展,最少的1000元,最多的甚至入股10万元。
这样强劲的入股势头还持续了一年,2022年,第三批入股名单显示,93户的170万元注入产业发展,可喜的是,上年度收益结算为盈利17万元,水产养殖产业看到成效。
李宁农场的鱼大多在当地供不应求。虽然是自主创业,农户自愿入股,但分红的时候,他却没有忘记村里的残疾人、五保户,“虽然给他们分得不多,但总归是献出了爱心。”李宁说,乡村振兴,每个村民都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