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她将诗词“制”成饰品。
赵琳静,西安80后细金非遗技艺传承人。她说,因为从小对珠宝的设计、制作有浓厚兴趣,2013年,她成立了一家珠宝工作室。此后,她有幸得到了一位花丝镶嵌技艺师傅的启蒙,从此迷上细金工艺,并先后拜师学习了珐琅、点翠、錾刻、锻造等细金工艺。
2016年,赵琳静将珠宝工作室正式转型为琳琅志传统工艺研习工作室,并通过考据文献、查阅考古报告、观察博物馆文物等方式复刻文物,以此提升自己的细金工艺技艺,“经过多年努力,我掌握了细金工艺中的多项制作技艺,逐渐希望作出一些具有文化创意的作品。”
长期的复刻练习,让赵琳静对汉唐文化无比着迷。2021年5月,刚刚订婚的她,决定为自己筹备一场唐式婚礼。赵琳静说,因极少见到纯手工复原的唐代婚礼饰品,所以她查阅了《唐六典》《新唐志》、诗词以及当代一些专家的研究论文等,并根据文献动手制作唐婚礼饰品,“查阅文献时,我从不少诗词中获得了灵感,便进行了一些原创设计。”
今年8月,赵琳静正式成为非遗传人。9月12日,她身着自己手工制作的30余件精美唐婚礼饰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9月15日下午,华商报记者见到了赵琳静。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手工复刻的金筐宝细卷草纹银梳、鎏金蝴蝶蔓草釵,凤鸟卷草纹银釵,以及她原创设计的空窗珐琅凤求凰嵌宝扇、银镀金琵琶等细金工艺品。
赵琳静说,精美的细金工艺往往制作难度大,以空窗珐琅凤求凰嵌宝扇为例,该工艺品有花丝镶嵌、錾刻、空窗珐琅、金粟焊缀等多种工艺,其中空窗珐琅因为金属和珐琅釉料的收缩膨胀比不同,烧制时极易造成开裂,严重时甚至导致前功尽弃,“夏天,我们顶着40度的高温天气,每天守着1000度的火炉烧制14小时,两个月经过无数次失败,最终制成了所需的两片空窗珐琅……”
“细金工艺不仅是展示技艺的艺术,更蕴含文化。”赵琳静说,古诗词给她的创作带来了灵感,她希望通过细金工艺,将诗词以更具体的形式展现给观者。目前,她将查慎行的“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变成了一对鎏金蝴蝶蔓草釵;将李白的“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制作成了空窗珐琅凤求凰嵌宝扇;将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化作了银镀金琵琶……
“艺术是一辈子的事。”赵琳静说,后续,她想依据诗词制作更多细金工艺品,同时探索更丰富的工艺表达方式来表达汉唐文化,“愿自己可以永远为热爱全身心投入,创作能展现诗词意境的作品,让大家更直观的体会到汉唐文化之美。”
华商报记者 张鹏康 实习生 李明泽/文 邓小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