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镇周陵村坚持以“五色”党建为引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相关资料图)
红色堡垒促发展
在周陵村“记忆周陵”村史馆,周陵村党总支书记纪建国向记者介绍了周陵村的发展史: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到步入小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在历任村干部的带领下,周陵村积极发展村域经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走出了一条以樱桃、苹果、农家乐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路。
“‘以红色阵地’筑牢‘精神高地’,我们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打造了党群活动室、‘记忆周陵’村史馆等场地。”纪建国说,建立村史馆,记录本村的发展历程,就是希望全村群众以史为鉴,继承传统,开放开拓促发展。
“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实现全面振兴。”纪建国展示了由村“两委”提出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周陵村以构建文明周陵、绿色周陵、美丽周陵、和谐周陵、富裕周陵为目标,获得了农村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的累累硕果。
绿色产业促振兴
夏日里的周陵村樱桃园中,有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拥有1700多亩樱桃,村上栽植樱桃的有220户,占到了全村农户总数的60%以上,小小的樱桃,如今已成为该村老百姓持续鼓起腰包的主导产业。
依托周陵国家农业园区,周陵村结合现有成熟产业,成立樱桃、农家乐等产业支部,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做强周陵樱桃、做优樱桃民宿、做特乡村休闲文旅等产业,形成周陵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
除了樱桃产业外,目前,周岭村还拥有苹果示范园2000余亩,村集体经济有存栏1000头的生猪养殖场一个、3000平方樱桃大棚一座、300千瓦扶贫光伏发电站一座、280亩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等,村集体经济积累达55万元,今年实现户均收益1400元。全村外出务工468人,发展农家乐、小百货等个体经营户54家。
金色人才促提升
要做强特色樱桃产业,离不开优秀的干部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周陵村依托农业专家大院,先后邀请果业技术专家到村开展“果业管理技术”“新型职业农民”各类培训;开展苹果、樱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将专业技术人才吸纳到“两委”班子。
另一方面,周陵村建立了“乡土人才库”,入库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各类技术能手等21人。此外,周陵村还积极对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建设非遗工坊,留住乡土人才、留住浓浓乡情。
橙色文明促和谐
为持续巩固全国文明村创建成果,周陵村深入挖掘地名传说背景,探寻周陵与知青文化渊源;围绕现有土豆饼等特色菜品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建设非遗工坊;扎实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提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乡村春晚”、文化下乡等文化活动……文明创建活动在周陵村持续开展,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今后,我村还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利用手绘墙大力宣传孝道文化,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等,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纪建国表示。
蓝色生态促宜居
走在周陵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上,蓝天白云下,绿树掩映的村落令人心情舒畅。
“我们希望将周陵村打造成为印台市区后花园。”纪建国介绍,为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基础设施,周陵村先后完成了周南路路面改造2公里、绿化2000平方米、外墙彩绘360平方米,改厕率达90%以上,天然气入户覆盖率达到62%。整治人居环境,在崾先片区先行实施“户分类、村收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村内环境焕然一新。
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厕所革命、立面改造、美化亮化……在“分类提档、全面提升”的努力下,如今的周陵村已有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堡垒之红、人才之金、产业之绿、生态之蓝、文明之橙”是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建品牌,切实为高质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更是勤劳质朴的周陵村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