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扑鼻而来的桂花香中,捧起一杯热茶,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读书声在耳边渐渐响起……在居民朱女士的口中,这样闲适的生活场景,在家门口的万里公园,已然唾手可得。

近日,普陀区万里街道万里公园的改造全部完工,给周边的居民朋友带来了不少意外之喜。朱女士所说的“公园+阅读”,正是公园在长椅设计上融入的“巧思”:铜制的藤蔓沿着座椅支脚向上延伸,末端的叶片则舒展成座椅一侧的扶手,百部书籍便藏身在叶片上的二维码之中,扫描即可播放。“这个设计对老年人很友好,用听书的方式让我们享受文化的熏陶,太惊喜了。”朱女士满是感慨。

这样的巧思,在万里公园几乎随处可见,其中不少都是来自周边居民朋友的“金点子”。原来,万里街道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改造之初便采取多种方式听取人民建议,并融入改造的各项细节中,真正实践了“人民的公园人民建”的承诺。

万里公园的前身是城市南北轴线上的中央景观主绿带,长600米、宽100米,于1999年建成使用,是万里地区重要地标景观之一。“建成20多年来,中央绿化带设施陈旧老化,树木花卉养护相对比较薄弱。”富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耿俊介绍,改造前,万里公园周边的居民没少跟他吐槽,都提出希望能够重新修缮。

居民的心愿很快便得到了回应。2021年万里中央绿地更名为万里公园,改造工作也同步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公园建成什么样,居民的意见要放在第一位。”万里街道社区管理办黄俊磊表示,在改造前,街道采取在公园门口树立意见墙、在居民区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集周边小区居民的建议意见。写满“金点子”的纸条纷至沓来:“以前南面的公园没有厕所,要上厕所就要穿过马路到北面,来回都可以直接回家了,非常不方便。”“公园周边有家幼儿园,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公园辟出一片‘儿童乐园’?”“公园里原本有两个废弃的阳光房,是不是可以改造成便民服务设施呢?”……光是意见墙便收集到了70余条人民建议,涉及硬件提升、文化建设等各方面。

如今,一个个“金点子”已经被融入了万里公园的各个角落,成了居民看得见、用得上的便民服务设施。

11月3日上午,在万里公园南区,前来游玩、拍照打卡的居民络绎不绝。步道旁,新增的儿童游乐区里满是欢声笑语,“场地不大,但却实实在在满足了小朋友的游玩需求,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对于此次改造,居民陈阿姨止不住赞叹,“除了公园内部问题,我们提到的一些对公园周边环境、硬件突出问题的建议也落实了。比如,公园南区两侧人行道实现了人车分离,周边道路坑洼、积水等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万里街道在落实人民建议的过程中,还融入了管理者、设计方的多重智慧。据万里街道社区党建办刘辉介绍,南区的“比邻党群服务站”便是根据居民的建议演化而来。原来,不少居民都在建议中提到改造阳光房、提升文化建设等内容。经过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多次沟通,多则建议合而为一落地成“比邻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站一半专用于提供便民服务,里面设有储物柜、医疗箱、微波炉等便民服务设施,“也能够为周边的户外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休憩场所”。另一半则成了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会定期举办一些亲子活动、社区活动。

对此,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副主任廖春燕表示,既要全方位征集建议,更要大力度促进落地,才能真正让人民的“金点子”惠及人民。

关键词: 便民服务 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