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脸盆、搪瓷碗、蜂窝煤炉子、还有竹床,这些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刘静来说,并不陌生。近期,她凭借自己对儿时生活的记忆,用微缩手工的方式将这些老旧物件以一种特殊方式保存了下来。1月6日,刘静告诉华商报记者,之后她会尝试做一些场景类的微缩手工,临近过年,她还打算将妈妈做的年夜饭也搬到自己的手工台上。
去年八月尝试做手工 用微缩手工复刻渭南本地美食
(资料图片)
1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刘静家里,刚进客厅,就看到靠窗的位置摆放着一个长桌,桌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旁边还有两个推拉式的储物盒,储物盒的抽屉里放着不同颜色的粘土。储物盒旁边,一个纸盒子里放着刘静的所有作品。“这个是肉夹馍、这个是竹床、这是一盘素拼凉菜……”她如数家珍般的向记者介绍每一个作品。
刘静,是一名90后姑娘,大学学的专业是美术,她第一次尝试手工,是去年八月份。“当时我家里小侄子过生日,想送他一件礼物,就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别人用粘土捏娃娃,我就想着给他用粘土捏一个卡通版的个人画像,有意义保存时间也久。”刘静说,捏出来效果不错,她就想做一些新的尝试,做微缩食玩。
因为从小生活在渭南,刘静喜欢吃面、时辰包子、肉夹馍等一些本地特色美食。之后,便用粘土、UV胶等材料陆陆续续做出了肉夹馍、烤包子、饸饹、素拼凉菜等迷你版美食。肉夹馍卤肉色泽鲜亮;素拼凉菜盘里莲菜、黄瓜、腐竹、豆皮等都清晰可见;饸饹根根分明,上面点缀着黄瓜丝和小米椒。
刘静说,每个作品基本都要心无旁骛做一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迷你版的,非常费眼睛,经常做完一个作品后眼睛疼得受不了。但因为喜欢,也不会觉得累。
后续会尝试做场景类微缩手工 保留儿时回忆
“我做食玩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些配套摆件的。像做肉夹馍时,我就能想到街头一些小店门口会有一个烤炉,上面放着平底锅用来烤肉夹馍的饼坯,我就照着我的印象将它做了出来;渭南很多店里放肉夹馍的盘子是竹编的,我就从网上找资料,看视频学习编织。”刘静说,易拉罐拉手、筷子、外卖包装袋都能成为她的制作材料,越做灵感越多,她就想把一些儿时家里的老物件也复刻出来。
目前,刘静在社交平台上共发布了19条微缩手工作品,有扁担、水桶、蜂窝煤炉子、搪瓷盆等,不少网友评论:“心灵手巧”、“太逼真了”、“妥妥的年代感”。
“舅舅家挑水用的扁担、家里的蜂窝煤炉子、烧水用的铝制水壶、刻着‘互敬互爱’字样但又有些掉漆的搪瓷脸盆、盛夏院子放着的竹床……这些零碎的物件拼凑到一些,就是我对小时候家的一个记忆。”刘静笑着说道,记忆会随着时间淡忘,但是我用微缩手工的方式将它保存下来,以后老了回想起来还是会觉得很美好。
她说,接下来,打算尝试做一些场景类的手工,还原一下记忆中家里的老院子和奶奶的厨房。临近过年,她还计划将妈妈做的年夜饭也搬上自己的手工台。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李悦 赵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