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编筐筐卖笼笼,养活一家五囗子”。这是流传在我的家乡九峰镇甘午村的一句顺口溜,说的是甘午村的父老乡亲,将老袓先留下来的老手艺一代又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事。在我的记忆里,甘午人很早就有用滕条编筐编笼的手艺。甘午村的乡亲编筐筐卖笼笼的历史和冯尚坡、薛家堡、沙云村、张屯龚家庄一带的乡亲们编竹器活大致一样,在那个时代,人们利用劳动之余的空闲时光,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编织竹笼、竹筛、笊篱、牛笼嘴等农具,拿到集市上出售,成为农民种地之外的一项家庭副业,生意好来钱快时,一家老少都要上阵,老人劈竹篾,媳妇娃娃也来帮忙,总之,不论是编筐编笼还是编竹器活,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忙而且晚上加班加点很累,但人们心里高兴,因为毕竟辛苦一番会多了一些收入。甘午村只所以自古以来编筐筐编笼笼的农户较多,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甘午村地处九峰镇中部,是原九峰公社所在地。这里靠近耿峪河,甘午村过去村名叫:“柳林村” 。据村里老人讲,甘午村寇姓人家拖家带囗来到秦岭山下的耿峪河畔安营扎寨,耿峪河水量充沛,水草茂盛,土地肥沃,是安家定居理想的息牺地。于是老一辈甘午人从耿峪沟口开渠引水,广种水稻,兴修水磨,6千多米的磨河渠两岸绿树成荫,杨柳依依。春夏之交,黄鹂深鸣其间,景色秀丽迷人,甘午人引以为荣。这里取之不尽的柳枝为乡亲们手工编织筐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勤快朴实的甘午人农闲时节也闲不住,他们就地取材,利用磨河渠沿渠及沿山一带丰富的柳树枝条,传承着老先人留下的“老手艺”,编筐卖笼,补贴家用。我清淅记得,村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人都会这项“手艺”。“有万贯家产,不如薄艺在身”。乡亲们农闲时或下雨天无事可干,就在家里用“薄艺”打发无聊的时光,为自家增添家用的器具或者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几个零花钱。在我看来,村里从事编筐编笼的“老把式”虽然不少,上年级的人都会编筐编笼编粮囤之类的技能,但毕竟是单家独户的个体性劳动,这种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没有规模,更没有大的影响力和市场效应。只能说是传承一种先人遗传下来的技能而已。
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政策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由于国家政策逐步放宽,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为甘午村手编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加上当年的九峰供销社就驻扎在甘午村,使甘午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九峰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站根据周至地区苹果产业发展需要,开始大量收购苹果筐业务,无疑为甘午村及周边农民发展家庭副业,增加家庭收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无论是编苹果筐还是后来給外贸收购装大蒜的方筐,不管筐子的形状和规格如何变化,都难不住编筺的“老把式”。按照供销社收购筐子的形状和尺寸标准要求,对于大部分有多年编织经历,手上功夫过硬的甘午农户来说,是轻车熟路,异曲同工而己,干起来得心应手,不在话下。我作为当年从事编果筐的甘午人,清楚的记得,当时供销社收购的果筐形状是圆椎型,底部直径大约3.5Cm,高约75Cm,囗部直径约48Cm。1977年到1982年之间,人们来到甘午村就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编筐子。老汉老婆在院子里解开黄栌木条子捆捆,把条子按粗细和长短进行分类存放好,然后手持一把用破布包裹着的刃片刀子破蔑,用刀子先把条子大头起开,然后将条子从中间撕撇成两半,如果蔑厚硬的话,再把中间的白层起掉,为下一步编筺打好基础。媳妇女子和娃娃们在另一个地方,用细软的条子给苹果筺编盖子。因为一个果筐必须有一个盖子配套才行。而作为主要劳力的男人坐在橙子上,手中的黄栌木蔑麻利地在即将编成的筐子茎子之间缠绕着,编筐子必须使用黄栌木条子,因为黄栌木树条绵软,柔忍性好,且散发出的气味清香,很适合用来装运果品。那些年编果筺的日子里,几乎家家无闲人,一家人的兴趣全在编果筐上,这是由于编果筐本钱少,短短两三天就能挣几十块钱,而一家人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分红也只有屈屈五六十元而已。编果筐来钱快。家家户户比赛似地你追我赶,看谁家编的筐子样式多,数量多,卖的钱多。以前在村子里游手好闲,四处乱窜的“闲打浪”消声匿迹。钱上有火,让一个个困人变成了勤快人。刚开始害怕上山割条子的人,就拉上架子车去十多里路的耿峪沟购买山里人割的黄栌木条子,拉回家后自已编,除去卖条子的本钱就是自己赚的。初期黄栌木条子每斤也就四、五分钱,后来编筐子的人越来越多,去山里收买条子的人自然多了,条子的价格也就逐渐上涨。到编筐子最盛行的时候,一斤黄栌木条子卖到每斤二三毛钱。编一个筐子大约需要5到7斤条子,随着条子价格上涨,编筐子的利润空间就变小了。因此,当年,我大哥就带领我们弟兄四个隔三差五进南山。其实,村里很多人都和我们一样,早上4点半起床,呼唤左邻大舍同伴,拉上架子车带上镰刀,馍袋子上山割条子。割条子爬山涉水,历尽艰险却不摊成本,只摊个人工。当年,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为了割条子编筐子,隔三差五进南山割条子,后来习惯了上山割条子,干脆一天一趟,把上山当喝凉水。白天爬山受尽苦和累,晚上回到家里又不觉得困乏,继续干到深夜,将当天割的条子编成筐,第二天尽快交到收购站卖成钱。有钱能使鬼推磨。编筐子来钱快手头方便,补贴家用,极大的调动和激发了乡亲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把一些懒人变勤快了。当时在生产队劳动,每天的劳动日值只有三、四毛钱。而编果筐一个就能卖到一块二毛钱。一个男人手慢的一天也能编5个,而那些手脚麻索的把式们,一天最多能编十多个呢。编筐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在生产队参加劳动的收入。重要的是编果筐是坐在自已家里,作息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不像在生产队劳动一切得队长说了算。对于甘午村人来说,关键是卖筐子很方便,无需跑路。因为九峰供销社就在村头。筐子编好后不像外村人那样,得拉着架子架走几里路,来时交筐子人多还要排长队等半天功夫。而甘午人卖筐子大人都舍不得功夫,因为离得近,指派娃娃和女人提三两个筐子,几步路就到收购站卖了。编筐子来钱快,只要人勤快,能吃苦不怕累,白天下地劳动,晚上加班编筐子,家家忙到半夜。笫二天早饭后,卖筐子的人群早早就在收购站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收购站工作人员上班后开门验收。在那些年,甘午村成为周至县最有名气的编果筐的专业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村里也因此涌现出了一批编筐编笼的把式。
为了详细了解当年乡亲们编果筐的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笔者专程前往富仁镇大寨子村,采访了原九峰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站站长金新明先生。老金从1970年到1991年间曾担任九峰收购站站长。据老金介绍:九峰供销社经营收购果筐业务起于1977年,终于1985年。刚开始时每年收购果筐仅有上万件,随着我县富仁万亩果园的兴起和其它地区使用,收购数量逐年上升,后来递增到每年收购十多万件。在大量收购果筐的同时,九峰收购站从1998至1999年间接受外贸订单,组织当地群众为武功、眉县、咸阳、扶风等地编织装大蒜用途的方筐。方筐为长方型,编到腰部时要利用茎子蔑编织成夌形的形状,然后在平行编蔑缠绕,这样的花方筐牢固结实耐用,很受用户欢迎。每年收购量达7万多件。收购价每个2元3角。九峰供销社收购站开展果筐收购业务,不但发展了农村特色产业,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仅收购果筐一项每年就为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达10万多元。甘午村不少农民就是通过编果筐手头有了余钱,建起了新房,给孩子娶上了媳妇,过上了好光景。
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藤条编制的果筐早已经被新潮,时尚,美观,轻便的塑料筐与新型包装所取代。
过去在村里常常看到的编果筐这种景象随着时代进步很难见到了,但是,甘午的乡亲从祖先手里传承下来的编筐技艺却永远不会消亡,它将永远的留在岁月的记忆里,时刻勾起人们心里的那种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