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感觉好极了,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恩人!”2月7日,年近7旬的朱爷爷(化名)精神抖擞,满脸笑意的从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出院,他没想到自己还能拣回一命。就在二十多天前,他因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命悬一线,闫炀团队突破束缚,应用创新型双分支主动脉术中支架系统行急诊手术,将他成功救回。据悉,这是该支架在全球范围内第二次成功释放,将为更多主动脉夹层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案。

家住陕西商洛的朱爷爷已有近6年的高血压病史,对于血压控制却不太关注,并未规律服用降压药。1月11日凌晨三点多,正在睡梦中的朱爷爷突然出现胸背部撕裂样疼痛,随即全身大汗淋漓!持续的剧烈疼痛迟迟不能缓解,家人立即将他送往当地医院,行CTA检查提示:主动脉夹层,需尽快行外科手术治疗!当天下午,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朱爷爷被120紧急转运至西安交大一附院。

经心血管外科闫炀团队会诊,患者的病情远比之前预估的可怕:复查CTA提示患者的升主动脉明显增宽,夹层从主动脉弓头臂动脉分叉处一直撕到腹主动脉上段,冠脉严重钙化、狭窄;简直就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另一方面由于者年龄大,身体基础状态差,且主动脉弓、胸主动脉降部及腹主动脉上段壁内均有大量血栓形成,肝、肾、胃肠道等多个重要脏器受累,抢救难度成倍增加,可谓是九死一生。”闫炀主任介绍到。


(相关资料图)

时间就是生命!心血管外科接诊后,团队成员争分夺秒,积极完善术前准备的同时,闫炀与ICU师桃副主任展开细致详尽地手术方案讨论。为大大简化手术操作、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团队决定应用创新型双分支主动脉术中支架为患者紧急实施“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术”。

在麻醉手术部、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协作下,闫炀教授主刀,心血管外科雷军荣教授、李静、钟亮医生鼎力配合,为患者实施急诊开胸手术。术中探查发现除夹层外,患者心脏明显扩大,冠脉前降支严重钙化!闫炀仔细分离,精细操作,先切除病变主动脉,然后沿降主动脉植入新型双分支主动脉术中支架,使用人工血管沿窦管交界以上替换扩张的升主动脉,与双分支支架端端吻合,完成孙氏手术。同时,为缩短手术时间,另一组医生应用微创腔镜的方式获取右侧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两组医生左右开弓,为患者实施“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象鼻术(孙氏手术)同期冠脉搭桥手术”。正当大家喘口气时,患者又因基础心功能差,心脏收缩乏力,血压难以维持,无法停体外循环!告知家属病情后,为其植入IABP改善冠脉供血及心功能,这才顺利停机,手术在危机四伏、困难重重下圆满完成!术后,朱爷爷在心血管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恢复良好,于近日出院。

术后支架三维重建

双分支支架示意图

据闫炀介绍,“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手术中使用的双分支主动脉术中支架系统由国内普惠生物自主设计,能够减少术中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的吻合时间,降低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简化手术步骤;在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同时,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及大脑缺氧时间。”日前,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国内14家心脏中心参与的一项名为“评价分支型术中支架系统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的非劣效临床试验”已成功启动。本次支架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为更多主动脉夹层患者及基层医生带来福音。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多年来,闫炀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在微创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疾病、体外生命支持、终末期心衰治疗等多个领域创新突破,成绩斐然。未来,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也将同心同力,奋楫笃行,为广大心脏疾病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文 字:王飞扬 刘 倩

编 辑:朱尔曼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升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