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在距离黄河仅约6公里的大荔县赵渡镇严通村,村民正忙着在冬枣棚里开展田间管理。近年来,严通村借助邻近黄河的优势,大力发展冬枣和粮食作物等种植,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村民富裕了、村集体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民村家家户户种冬枣 腰包鼓了生活更好了


(相关资料图)

阳春三月,在黄河大荔段,严通村的水站正源源不断地汲取着黄河水,浇灌着不远处绿油油的麦田。而在村庄周围的冬枣大棚里,果农们正忙着加强田间管理,期待着迎来又一年的丰收。

全国劳模、严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海军说,严通村是一个移民村,以前多种植苹果、梨等经济作物,但因为自然环境限制,这些水果的品质一般。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居民选择种植适合当地盐碱地的冬枣,作为主导产业进行发展。

“前多年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咱们的冬枣再好也鲜为人知。”他说,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村的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好,网络连接起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沿黄公路让客商更方便来采购。

每年冬枣成熟时,全国各地有数百家客商会来到严通收购冬枣,每天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穿梭的车辆。“客商们都说,咱们严通的枣好、路好、人好。”他说,经过勤劳的严通人的努力,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了冬枣,亩产值三四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

另外,村上还打造了冬枣仓储交易市场,配套建设了总容量2000吨的冷库、数十间客房等,为前来采购的客商提供冬枣存储、住宿等服务,进一步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黄河水灌溉农作物产量高 要种植、旅游同发展促增收

在王海军看来,村子的发展,和黄河这条幸福河有着密切的关系。“咱们这的土地都是盐碱地,灌溉用上黄河水,盐碱都被压下去了。”他说,另外虽然冬枣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但粮食种植也没有落下,从一户种10余亩小麦玉米到种两三百亩。

“没有黄河水,一亩小麦产量最好也就是七八百斤,咱们用黄河水浇灌,亩产能达到一千二三百斤。”他一边算账一边说,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村民们在小麦田里也用上了滴灌技术,既节水还能让灌溉更精准。

随着种植产业的发展,村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在沿黄公路穿村而过的显眼位置,建成了严通村党建公园,在宣传党的政策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健身及休闲娱乐等功能。

“我们村今年还在路边栽了8000棵石榴树,打造春季有花、秋季有果的乡村美景。”王海军说,通过这些,还能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

王海军说,下一步,会紧抓渭南打造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的大好机会,将严通打造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村,带动种植、旅游等产业同步发展,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赵宵 杨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