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江大河是生态系统的大动脉,那么小流域就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的城镇、乡村,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距离更近、关系更紧密。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由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陕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安康市绿色秦巴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合力兴乡村——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ME公益创新成果交流会在古城西安举行。

小流域生态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战略抓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军表示,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才能够实现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乡村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有效组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形成合力,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的台阶。


(资料图)

中国民生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刘震子表示,民生银行秉持“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坚持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开展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为践行国家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战略、赋能社会组织高效解决社会问题持续贡献民生爱的力量。

同时,面对环保公益组织生存难的现状,王军回应《华夏时报》记者称,在捐赠人变得越来越专业的今天,公益组织需要设计出好的公益产品、有效果的品牌公益项目,助力社会问题的解决。“项目做好了,机构才能做下去。”

做好乡村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乡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

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罗平平指出,我国乡村环境问题主要有化肥、农药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农田土壤、大气和水污染,农业生产使用塑料地膜带来的残留污染,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土壤结构的破坏,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水渠、河道造成污染,企业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以及各种日常污染。而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农业的稳定生产和收入,制约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也将直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一头连着水利事业,一头连着“三农”工作的乡村小流域成为治理抓手。

记者了解到,小流域一般是指流域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地域。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在水力侵蚀地区,以天然沟壑及其两侧山坡地形成的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就在今年上半年,水利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也对以流域为单元,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合力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提出要求。

要想扭转乡村小流域环境问题的现状,罗平平认为需要从发展理念、技术支撑、资金投入、法律政策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基于乡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具体到小流域治理模式的过程,即可以利用肥料减施、有机替代、深施增效等实现源头减量,通过配植增绿、透水沉砂、植草护沟等实现中端截留促渗,通过洼地改造、湿地消纳、滨岸截流、山塘净化达到末端消纳。社区营造专家李全柏也提醒,环境保护离不开人,挖掘当地文化,发挥社区凝聚力极为重要。

以陕西安康市绿色秦巴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在汉滨区关庙镇文化村启动“社区参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项目为例,就是以社区参与为基础,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利用“前端减源+中端消减+末端治理”的方式、“人工湿地+生态廊道”的技术,从根本改善了乡村小流域的污染问题。

交流活动还邀请了来自青海、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的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分享各自在乡村生态环保方面的良好实践。如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教育学会的“让中国大马哈鱼回家”项目,以大马哈鱼保护为切入点引起社会对黑龙江、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关注,通过多方合作让河流充满生机。

通过汇聚各方智慧,与会人士更加坚信,乡村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领域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与努力。通过持续加强问题识别、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社区营造,才能真正创造出更加美丽宜人、绿色可持续的乡村环境。

环保公益组织需提升产品化思维

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乡村小流域项目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路径,并为取得的成果倍感欣喜的同时,环保公益机构也直言筹款、生存之“难”。

基于成果与“难”,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合作部副主任汤后虎提出了公益组织聚焦问题、问题项目化、项目产品化等一套逻辑。

以环保公益为例,环保问题尤为抽象,“聚焦”是个关键。汤后虎列举了《贫穷的本质》一书中的例子,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学生们分别发了两种不同传单,请他们为某儿童慈善项目捐款。第一份传单列出“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等,展现了数百万人的困境;第二份传单则讲述了7岁女孩罗西娅面临贫穷与饥饿的现状,希望捐赠者为她提供帮助。最终,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赠1.16美元,而看了后者的学生平均每人捐赠2.83美元——比起关注泛泛的信息,人们更有可能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

环保问题也有相同逻辑,提到“农村环保”的概念,大家常常觉得与自己无关,但如果像上述三江源项目一样,从“农村环保”到“乡村小流域”,再到措池村这样的具体村庄,不断聚焦,更有利于项目获得关注和推动问题的解决。其次是把问题项目化,聚焦后的问题依然抽象和理论化,而项目强调在具体中落地,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带来切切实实的成果。第三阶段,要把项目产品化,通过更形象化可视化的输出,打通整个逻辑,并以此搭建标准化的体系,批量复制和推广,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

“目前,环保领域的公益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化不足。”汤后虎指出,在保有初心、不断创新之时,环保公益组织需进一步提升产品化思维。

同时,项目的产品化、规模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环保公益项目因其特殊性而更甚,环保公益机构还需要更多长期、持续的支持。

据悉,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简称ME创新计划)就是一项对社会组织的公益创新持续资助项目。ME创新计划由中国民生银行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旨在关注和支持公益领域的创新实践及社会影响力营造。通过系列活动资助有发展潜力及社会影响力的组织及项目,带动更多机构发现并解决社会问题。自2015年以来,ME创新计划已经连续开展八届,全国有2407家公益组织参与申报。中国民生银行累计为188个公益项目,提供资金8890万元,惠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直接受益人数达27万余人。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