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道过去大部分地方把奶奶称作婆,小时候父母经常都被家里地里的活计忙的顾不上跟子女们亲近。每每都是放学进门后一声长长的:婆~~哎,不管婆手中忙着啥活,口里总是慈祥的答一声,“俺娃回来了”。

我婆已经过世二十多年了,我是我婆最小的孙子,自打记事起我婆就是位快八十的老人,身体还硬朗,干净利索。一年里的每个节日,我婆都亲自张罗,如今中秋节早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文化自信,国家对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当下社会安定与繁荣,但是小时候每逢过中秋节我婆给我们过节的情景历历在目,我婆经常都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过年过节,就是过娃娃哩,大人不过也撩不到节这边,娃们就盼过节哩”。

至今想起小时候的中秋节,虽然物质不是那么丰富,很简单朴素,但是其隆重深远的文化内涵至今回味无穷。


【资料图】

■ 图源 小红书用户@清风明月偷我心

每到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几天,我婆就把做花馍的模子洗干净渗上核桃油,木梳、篦子、挽发髻的簪子洗干净,上茬的麦面早早就准备好,为做最大的团圆馍做好一切准备。小个的芝麻花馍都有木头模子的,有石榴,有牡丹,我家原来有一套四个的花馍模子,经常是满街道借着用,最讲究的中秋团圆馍才是中秋的重点,我婆做的团圆馍分两层,中间的馅料一般都是用焙的火色恰到好处的芝麻、核桃,花生压碎后有食盐、五香粉、花椒粉等做的调料馅,焙芝麻焙核桃焙花生和调馅料必须是我婆亲自操作的,焙芝麻用的柴火我婆都会挑了又挑。

团圆馍上面要做一层太极图,太极图中的两个圆圈里一个放一颗大而圆的洁白莲子,另一个放一个浑圆饱满的灵宝红枣。太极图周围的图案和各种花纹都有寓意,我婆边用各种辅助工具做图案边给我们讲,至今大多数已经不记得了,有什么“卍”字不到头,九曲连环套,反正基本都是象征人丁兴旺,老小安康的吉祥图案,个个图案都有说头。

■ 团圆馍 | 图源:小红书用户@我的番茄女孩

这个团圆馍烙出来是不能直接吃的,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我婆傍晚就把吃饭的饭桌收拾干净,放在院子里用团圆馍供奉月亮,供品的其他辅助是正当时令的瓜果。

那时候交通不发达农村也买不到现在这么丰富的水果,供品只能是当时当地的水果,记得有石榴,梨,水红枣,柿子,板栗和核桃等,但是准备这些供品不像现在水果超市随时都能买来,我婆往往都是提早就准备。比如石榴就不是随时能找的,也不是很好卖,就有花钱买回来外观很红,里面很酸的酸石榴。舅爷家院子里有棵甜石榴树,早早就给馋嘴的孩子说好不能提前偷着摘,都是给亲戚朋友家分上一两个回去供月亮呢,过了中秋节才能吃。

有些没人操心这些事的人家,也就临时在供桌上面摆放几个从自己家里柿子树枣树上采摘下来的柿子和枣子,甚至没有摆其他的,一个团圆馍也就把月亮爷拜了。

■ 团圆馍 | 图源:小红书用户@雅雅食光记

祭拜月亮的供桌上当然少不了香炉和蜡烛,每当我婆在供桌前把黄表纸点燃让我们磕头,火苗在一泻如银的月光下跳动,微风吹来,烛光飘忽不定,那时候也小,总感觉这样的气氛是如此的神秘好玩,心里不过惦记的还是面前那些好不容易备好的供品。

每家高矮有别丰俭不同的各色各样的供桌上都有一个细瓷碗里装的一碗清水,至今记得每次都探着脑袋看碗里水面的月亮的倒影,婆说这是嫦娥送给人间的桂花酒,压在碗底下的黄表纸化成灰后最后会放在碗里,婆说这是玉兔给人间解除疾苦的药,真不知道有人喝过这样的药没。估计见过这种场景的人现在也是越来越少了。

■ 中秋拜月祭月 | 图源:小红书用户@山风行国风小组

大多数情况下中秋节都是和繁重的秋收重叠的一起的,家里大人们和稍微具有劳动能力的半大孩子都是跟随大人在地里干活。搬玉米,收黄豆,晚上一家人坐在庭院剥玉米,边看电视这算是休息。大多数的人家在繁忙的秋收忙碌中,往往拜月的仪式都是简化了再简化,毕竟农忙的日子,秋收才是农家最为核心的活动。

中秋节拜月的这种仪式一般都是家里有老人的才有人去张罗,在老人心里这是为拜月亮神而准备的必办仪式不能简化,这寄托着全家团圆的思念,尤其家里有成员在外中秋节不能回来团圆时,这更是对亲人的牵挂。

也不知道婆怎么看的时间,往往我们都等的不耐烦了,婆再认真仔细的站在院中间往天上仰视,听见婆嘴里念叨“斗显了,宿全了”,一声令下供奉月亮神的桌子就可以撤去了。其实我们小孩子早都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细瓷碗的清水要洒在门前,供果就要收回,烧掉黄色俵纸,拜月亮神的仪式就结束了,我们小孩子最关心的是这个时刻,那时候整天满脑子就是吃。

全家人一起坐在院子里分享撤下来的供品和切成小块的团圆馍,每次切这个团圆馍婆都是亲自操刀,事前一定要掐着指头按家里所有成员每人一牙儿,哪怕是中秋节不能回家的成员也有一份。婆一定会把属于哪个人的一份收在干净的布袋子里,防止老鼠咬破偷吃哪怕是挂到房梁上。等到在外的人过年回来,已经变成干的咬不动的骨头馍也要让中秋节没回来的人尝一口。这也许就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来对象征团团圆圆的最朴素的信仰。

■ 团圆馍 | 图源:小红书用户@青面獠牙小甜甜

也许是小时候视力好没有近视吧,就觉得那时候月亮就格外明亮,甚至能看到月球表面的阴影。在婆的讲述里月亮上有高高的桂树,吴刚在那里昼夜不停的挥斧砍伐,还有那桂树下面捣药的玉兔。好像没讲过嫦娥在干啥。

对于农人来说中秋节也是一年劳作之后对丰收的庆祝,全家人团聚一起享用着自己的劳动果实,聊着今年秋收的收成。因为那时候夏粮基本已经满足全家的口粮,秋粮基本就可以买了变钱攒下来,家里供学生的学费,给儿子娶媳妇的礼钱,给老人置办棺板老衣的钱,就是这一年一年的秋梁粜了后整存不动攒下的。

■ 中秋花灯节 | 图源:小红书用户@睿睿睡不醒

供奉月亮神是对大自然恩赐的答谢。

这期间小孩子少不了传颂千百年留传下来有关月亮的美丽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对于农村人来说月饼是奢侈品。要敬月亮神没有月饼就自己做个月亮饼。小小的圆坨坨馍是大的团圆馍的缩小版,关于月饼的传说村里的老人们都讲过“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据传说元末暴政,民不聊生,准备起义的农民用月饼作为传递起义消息的工具,在月饼馅里放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杀鞑子”约定在中秋节这天动手。

在鸿雁传书的年代,人们往往遥望着天空的皓月,从而寄托对家乡亲人的相思,在中秋赏月的浪漫色彩基础上同时也形成了中华民族有关月亮的文化。乐曲中有“彩云追月”,诗歌中有“春江花月夜”。诗仙“举杯邀明月”,最后抱月而去。东坡问“何事长向别时圆?”,也只有达观的解脱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图源 西安城记

时到今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月饼的品种也就越来越多,已经品尝过各种各样的月饼,但是记忆中我婆做的那种月饼永远的停留在记忆里了。

作者 | 沣水囿人 | 陕西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