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价格战愈演愈烈。据统计,四季度以来已有19只主动偏股基金宣布降低费率。
从美国等发达市场的经验看,在公募基金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后,产品费率降低是大势所趋。业内专家认为,公募基金数量不断增多,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降低费率已成为部分基金公司同业竞争的手段之一。但我国公募基金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价格战这种局部现象短期内很难蔓延至全行业。
多只偏股基金费率打折
ETF市场竞争白热化,开打价格战已成为不少公募基金抢占客源的一大方式。近段时间以来,这股“降费潮”逐步向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蔓延。
11月28日,国泰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决定自11月29日起,将国泰民利策略收益混合基金的管理费率由原来的1.50%降低至0.90%。无独有偶,国投瑞银基金在11月26日也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旗下国投瑞银品牌优势混合基金的年管理费率和年托管费率,由此前的1.5%和0.25%,分别调整至0.9%和0.15%。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底,今年四季度以来,已经有15家基金公司旗下合计19只主动偏股基金降低管理费率。其中,招商盛合灵活混合将原来1.5%的管理费率降低至0.6%,打折力度最大。此外,创金合信价值红利混合、广发量化多因子混合、富国新兴成长量化精选、德邦民裕进取量化精选等产品,也将原来1.5%的年管理费率下降至1%或以下水平。
公募基金价格战引发了业内高度关注。多位基金人士透露,从基金经理到公司高管,对此都很关注,也进行了多次相关讨论。
“业内产品同质化太严重,只能用降低费率来吸引投资者,而监管层相对鼓励这种‘让利于民’的举措,简化了不少报批手续。”沪上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受同行降费影响,满足机构客户需求、持续营销也是部分基金下调管理费率的主要原因。“我们公司目前发行的新基金都不会‘顶格’确定管理费,费率水平基本处于行业中下游。”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称。
全面价格战时机未到
公募基金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会否全面升级?
今年新发基金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产品类型“百花齐放”,公募基金总规模屡创新高。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选择,费率高低开始成为不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关注的重点。
对此,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今年基金数量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增加各类产品之间的竞争,其中就包括费率上的竞争。但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公募基金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因此还远未到全面开打价格战的阶段。
“当然从国际经验来看,作为普惠金融的载体,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资本市场的定价有效性增强,公募基金费率降低会是大势所趋。”刘亦千补充道。
据海通证券研报统计,最近20年,美国共同基金的费率(包括管理费、托管费、股东服务费等)不断下降。1996年,股票型共同基金的平均费率为1.04%,在2017年降至0.59%;混合型共同基金的平均费率从1996年的0.95%降至2017年的0.70%;债券型共同基金的平均费率在1996年为0.84%,在2017年则降至0.48%。
海通证券表示,近年来,无论是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是被动指数型基金,投资者都更加偏爱低成本的产品。同时,更低费率、甚至“免佣”的新基金加入,进一步加速了美国共同基金费率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