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期处理股权的其他基金公司相比,民生加银这次的股权估值也显得有些“尴尬”。同为中型基金公司的上投摩根,近期也遭中方股东转让股权,但以挂牌价计算,上投摩根的估值超过民生加银10倍有余。
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信息显示,近日,三峡财务拟以7774.02万元的价格挂牌出让民生加银基金6.67%的股权。
而此番清空操作,也让后者这家近年来在行业中存在感不高的基金公司一时间颇受关注,尤其是在民生加银急剧扩张权益基金规模的节点,其股权挂牌价格相比去年年末还打了9折。
与同期处理股权的其他基金公司相比,民生加银这次的股权估值也显得有些“尴尬”。同为中型基金公司的上投摩根,近期也遭中方股东转让股权,但以挂牌价计算,上投摩根的估值超过民生加银10倍有余。
三峡财务撤离忙
一家正急剧扩张业务的基金公司,股权却无人问津至打折处理。
作为小股东,三峡财务对民生加银的“不上心”由来已久。对于其清空民生加银股权的动作,外界看来也并不突兀。
公开资料显示,三峡财务为专门服务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及其成员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业务涵盖存款、贷款、结算、同业拆借、债券交易、投资银行等。
民生加银是一家典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2008年11月成立时,民生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三峡财务分别持股60%、30%与10%。2012年12月,民生加银将2亿元注册资本增加至3亿元,三峡财务未参与此轮增资,遂股权被稀释至6.67%,其作为财务投资者的角色更为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增资正值民生加银“存亡之秋”。数据显示,民生加银运营的前四个年度累计亏损1.6亿元。有资深业内人士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次新基金公司的增资往往是无奈之举,长年累月的亏损,让其资本金面临枯竭。
2012年亦是民生加银命运的转折之年。增资之后的民生加银,从财务角度看已告别生存危机,自此实现连年盈利。
回顾其成长史,民生加银的“逆袭”更多受益于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而非母公司的业务扩张。在基金子公司野蛮生长的年代,民生加银资管子公司2014年的规模高达4663亿元,位居行业第一。2015年年末,进一步攀升至8068亿元。
在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民生加银的净利润达到了成立以来的峰值。之后,伴随着监管的趋严,基金子公司扩张无以为继。据民生银行(600016.SH)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民生加银资管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仅剩490.63亿元。
对于三峡财务此次挂牌拟“清空”民生加银股权,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坊间传闻为国企要求“回归主业”,清退非主营业务。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也多次联系三峡财务的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得答复。
挂牌价格贵不贵?
对于所持有的6.67%的民生加银股权,此次三峡财务的挂牌价格为7774.02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早在2019年11月,三峡财务曾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将这部分股权挂牌,当时的转让底价为8637.80万元。也就是说,此次二度转让的价格较之前出现了10%的折价。
2020年是公募基金快速发展难得一遇的“大年”,但民生加银股权的挂牌价却有所缩水,这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若从财务投资的角度讲,三峡财务2000万元的出资已经获得丰厚回报。截至2020年7月底,民生加银成立以来累计净利润已接近20亿元。即便以7774.02万元的挂牌价格成交,投资收益亦颇为可观。
只是按照挂牌价格折算,民生加银所有股权的价值约为11.66亿元。这与同行业排位差不多的基金公司相比较,其估值显得有些尴尬。
8月25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显示,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49%的股权,转让价格为70亿元,以此推算,上投摩根的估值在140亿元以上。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民生加银非货币资产管理规模为1203.06亿元,在149家公募管理人中排名第27位。上投摩根同期非货币资管规模562.57亿元,排名第44位。
再从近年的财务表现看,2017年、2018年、2019年,上投摩根的净利润分别为3.35亿元、3.36亿元和2.9亿元。与之相对,民生加银的净利润数据波动较大,其中,2017年净利润为2.33亿元,比起2016年的4.68亿元,已经出现腰斩;2018年进一步减少到1.48亿元;2019年回升至1.74亿元,但相比2015年4.99亿元的峰值,仅剩1/3左右。
2020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净利润为1.5亿元。而截至7月末,民生加银今年以来营业收入4.96亿元,净利润1.16亿元。民生加银虽然非货币规模排名相对靠前,但上投摩根旗下权益基金比例较高,盈利能力更显优势。
即便这样,同样作为中型基金公司,民生加银估值竟然比上投摩根相差10倍以上,还是让市场不免唏嘘。
权益基金大跃进?
一面是小股东三峡财务欲清空股权;一面是大股东民生银行的竭力“晒娃”。
在民生银行2020年半年报中,民生加银的投资业绩被用了较大篇幅进行描述。内容称,截至报告期末,民生加银三年期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三年期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五年期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五年期债券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均位居行业前茅。
尽管民生加银信心满满,但其长期的权益投资能力仍有待考验。事实上,截至去年二季度末,民生加银旗下权益类基金规模还在百亿元以内,其中股票型基金仅3.85亿元,混合型基金仅68.41亿元。民生加银成立后的前十年,其股混基金规模仅在2015年二季度突破过一次百亿元。
而如今看来,该公司并不准备缺席2020年的权益基金发行盛宴。截至2020年9月20日,民生加银旗下规模前三的权益基金均为年内发行的新基金。
在几只新基金的带动下,孙伟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已超过百亿元,且还在持续增加。公开信息显示,9月11日,民生加银新兴产业基金开始募集,挂帅的基金经理亦为孙伟。
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能否与迅速膨胀的规模相匹配,有待时间去验证。但眼前,民生加银投研团队的稳定性是盘旋在投资者眼前的疑团,除了孙伟等少数基金经理以外,公司内部管理经验超过5年的基金经理并不多,以民生加银精选混合为例,成立以来已经历了9位基金经理,但业绩仍乏善可陈。
此外,民生加银固定收益投资也未获得渠道的广泛认同。7月28日,民生加银曾发布公告称,经过3个月的募集期,民生加银汇众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因未能达到规定的“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的备案条件,宣布募集失败。(时代周报记者 宁鹏 上海报道)
关键词: 民生加银股权再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