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在推动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方面有着其他经济形式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江苏省集体经济起步早、基础好,如何发挥和利用好这个传统优势,促进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近期,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一段时期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进行部署。14日,省农业农村厅举办新闻通气会,就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拓宽
集体经济总量大、实力强一直以来都是江苏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季辉介绍,经过多年积累发展,全省村组集体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200万元,形成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主要依托集体土地、物业资产、区位条件等资源禀赋,发展“资源发包型”、“资产租赁型”等传统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风险小、收益稳的集体增收之路。南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苏州、无锡等地推动村村抱团走联合发展道路,常州、扬州、镇江、泰州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南通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土地增值溢价,宿迁、徐州开展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资源等,淮安、盐城、连云港通过由村集体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可增收资源不断增多,集体收入来源日益多元。
季辉表示,新阶段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要拓宽路径,做强“集体”,更要注重带富,带动“个体”、带动群众,真正将集体所有制的体制优势发挥出来,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新”:一是聚焦新目标,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作为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构建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的长效联结机制,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民群众的带动效应、对乡村发展的服务能力。二是聚焦新路径,一手抓“巩固提升”,巩固拓展资源发包、物业租赁等传统发展路径,一手抓“路径拓展”,大力发展融合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飞地”经济等新路径,培植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集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三是聚焦新机制,发挥好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组织优势,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专业合作社、工商企业等各类主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区跨产业的联合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四是聚焦新政策,通过“特殊成员”、加大奖励激励等方式,破解集体经济发展“缺人才”问题,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
实现集体经济长效可持续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多元路径基本形成、集体经济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优化完善、发展动能持续有力、经营机制规范高效、服务成员和联农带农能力明显提升。
“围绕这个目标,要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四条新路径、三个新动能和四项新机制。”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经管站站长李明说,四条新路径是为破解传统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相对单一,过于依赖土地、区位等自然资源禀赋等问题,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一是大力发展融合经济,一方面鼓励村集体牵头组建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另一方面也积极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等项目。三是加快发展服务经济,提供生产、工程项目、物业等服务。四是创新发展飞地经济,打破地域界限实现共同发展。”
三个新动能是为了实现集体经济长效可持续发展,激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内生活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三变”改革,释放改革发展动能;推广宿迁、盐城等地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经验,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来进一步激活闲置资产增收潜能;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干事创业,参与集体经济发展,并在一定条件内享受集体成员待遇,创新人才引领动能。
四项新机制着眼于转变个体“实力不足、资源不优”的局面,推动村村、村企、村社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区跨产业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鼓励村村“抱团”机制,实现“强强联合”或者“强弱联合”;深化村企合作机制,继续深化“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与城市工商资本等联合投资、联合经营等;探索村社融合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生产类、服务类、资源类等各类合作社;规范法人治理机制,规范组织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集体收益分配制度。
走出各具特点的共同富裕之路
对各地来说,要如何结合实际,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要以‘书记领航’项目为引领,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勇表示,市、县、镇、村四级书记围绕本地区乡村振兴工作,每年确定不少于1个领航项目。今年,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书记领航项目,其他市区和镇、村书记都直接或间接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纳入“书记领航”项目内容。全市形成了工作例会、督查调度、定期通报、研究会商和考核激励等各项机制等。
泰兴市坚持特色发展,助推强村富民。泰兴市副市长秦娟介绍,该市强化资本经营促增收,组织村(居)发展“飞地”经济,打破地域界限购置厂房、商业用房等优质资产,推动资产保值增值、村居长期受益。全市共筹集资金4.69亿元,新建、购置厂房34.18万平方米,每年稳定收入3520万元。提供推进“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行动,泰兴强化利益联结,开展合作经营,落实100万元以上联建项目293个,实际投入达6.52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000余万元,带动就业4500余人,实现了村、企、民三方的同频共振、互利共赢。
去年,张家港市南丰镇12个行政村可支配收入达2.4亿元,同比增长12.2%,村均达1997万元,位居张家港第一,全镇年度村民分红与福利支出达到1.5亿元。南丰镇镇长陈稳介绍,该镇在张家港率先成立了村级经济联合发展公司,各村入股,通过平台公司进行项目建设、股权投资,年底统一分红,盘活各村可用财力,目前平台公司拥有总资产近3亿元,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连云港市连云区板桥街道张艞村集体固定资产6000余万元,2020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100万元。村书记杨韬表示,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张艞村与连云港华乐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建共融,打开了“支部共建、党性共强”的村企共建新局面。还依托毗邻众多工业园区的独特优势,主动服务园区企业,探索以土地入股、提供配套等途径参与村企共建,走出了具有特色的村企共建致富路。
记者 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