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省委巡视组对盐城市委开展巡视,反馈存在“脱贫攻坚存在薄弱环节”问题,指出“全市仍有未脱贫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22.1万人,年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18万元的经济薄弱村610个。存在‘算账脱贫’情况,在执行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进退程序中,一些县区扶贫对象收入计算不够准确,扶贫对象应进未进、应退未退。脱贫内生动力不强,部分农户收入主要靠各类政策性补助,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帮扶项目。扶贫资金滞压严重,截至2017年底,全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余1.35亿元”。
盐城市委始终把整改落实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及时跟进检查督促,动真碰硬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见效,注重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
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双轮驱动”,根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逐村逐户制定“一户一档一措施”和“一村一策一规划”的“六个一”脱贫方案,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岗位配送,切实做到每户至少有一项主要增收措施,每村至少发展一个特色产业项目,确保如期稳定脱贫达标。针对未脱贫人口中,既无法扶持又无法兜底的人口较多的情况,出台《关于精准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动态管理纳入一批、核减刚性支出保障一批、重点保障改善一批、缓退渐退扶助一批、托底救助兜底一批“五个一批”的措施,确保同步脱贫。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了常态化“回头看”排查制度,对已脱贫人口经常性开展全面排查,扎实推动问题整改,不断提升脱贫质量。盐城制定《脱贫攻坚“过筛式”回头看专项核查行动方案》,围绕省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工作要求,通过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分县级自查、数据比对、市级核查、整改复查四个阶段压茬推进,对低收入农户基础信息、“三保障”等情况逐镇逐村逐户进行“过筛式”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销号。
坚持把特色产业带动脱贫作为农户脱贫的治本之策,以产业带就业,深度推进“两业”融合,精准施策、务求实效。重抓特色产业带动。持续培育壮大经济薄弱地区优势产业,强化特色产业与扶贫对象的利益联结,带动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增收。渠北片区大力发展林果、特经种植、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分别打造响水云梯关旅游度假区、滨海现代农业园区、阜宁桃花源生态经济区,不断补齐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短板。
全市“十三五”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累计脱贫41.85万人,年收入均稳定超过6000元,10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整理 顾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