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21日是“全国科普日”。江苏以“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为主题,举办了系列活动。恰逢江苏今年44家科普教育基地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科普如何创新形式,科普教育如何入脑入心,新江苏进行了探访。


(资料图片)

各展所长各具特色,科普基地成网红打卡点

在球幕影院里“潜入”海底,与南极企鹅“零距离”,感受鱼群从身边掠过……建立于2015年5月的淮安龙宫大白鲸世界景区是苏北首个极地海洋馆。该馆还结合淮安特色,以《西游记》为背景,主打龙宫主题,科普受众超100万人次,成了网红打卡点。

“我们策划各类活动,帮助青少年了解水母繁殖过程,感受白鲸进食和栖息情况,亲密接触企鹅宝宝等,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淮安龙宫大白鲸世界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科普教育第一“阵地”,江苏很多科普基地除发挥地方特色外,还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力求实现“科研普及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太湖边立着一只巨大的人造“贝壳”,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可容纳两个标准足球场,这里便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起供水危机后,为了给太湖和全国其它湖泊治理和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这个基地应运而生。”基地主任沈艳忱表示,基地建在太湖边,既实地展现了太湖治理研究成果,又以此为依托传播水科学思想,让人们在了解、学习知识后思考如何守好一湖碧水。

占地150余亩的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是菊花“基因库”,也是新品种孵化场,收集保存各类菊花品种及近缘种属种质资源5000余份,保存数量居全国首位。观众来到基地参观,能观赏到切花菊、园林小菊、传统菊、功能菊等各类菊花。

重点展览+个性研学,动静结合让知识活起来

展览是科普基地集中传播知识的重要媒介。不同科普基地结合自身特点推陈出新,打造品牌展会,引进优质展览。

近日在南京江宁湖熟,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对第十届江宁湖熟菊花展精品馆进行维护翻新。

“若只展示文字和图片,不够生动直观。我们希望老百姓第一次来到基地就对菊花产生兴趣。”南京农业大学湖熟菊花基地团队骨干管志勇告诉新江苏,每年10月到11月,在菊花盛开季节,基地都会举办大型菊展,展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花艺等,年参观人数逾50万人。

南京科技馆同样定期对展区进行升级改造,馆长张志强介绍,就在上半年,科技馆还建成近4000平米信息与技术展区,引进6家到7家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及科研院所生产的高端科技产品,“灵犀手”和电力巡检机器人让小观众们目不暇接。“今年暑假,馆内参观人数多达25.74万人,创开馆以来新高。”

打破常规,很多基地巧用场馆资源,让知识活起来。

“繁星为枕 与海同眠”海洋夜宿是淮安龙宫大白鲸世界景区特色项目之一。入夜,展馆灯熄灭,探险员们拿着手电筒穿越“龙宫”,蓝盈盈的水中水母漂浮,鲨鱼从头顶游过。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在馆内进行科学小实验、有奖问答等活动后,晚上还能在展馆里搭帐篷,与海洋生物“共眠”。“未来会建设互动教室,让观众在身临其境氛围中更直观了解海洋知识。”工作人员说。

“同学们,你们现在所在的这艘船名叫中国海监5001船,是我省目前最大的公务执法船,先后参与国家维权巡航22航次,航迹遍布苏岩礁、春晓油气田、钓鱼岛……”在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南通市启秀中学学生们站在执法船上,听着讲解,仿佛在一同巡航。

“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契机下,我们启动海洋科普工作。” 监督中心资源环保处处长陈栋表示,除海洋公务执法船外,基地还有海洋生物科普馆、渔船渔具贝藻馆、海洋生态监测实验室等科普场所,全方位展现海洋知识。“实验室设在港口,学生们还能动手参与测定海水PH值等小实验中,海洋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进校园云直播,撒播知识的种子

科普教育并非一时一地,而是无处不在。为助力“双减”,南京科技馆创新馆校合作模式,通过一课一秀一探究的模式,深入推进“科学实验秀”“跟我玩科学”和“口袋里的科学”等教育实践活动。“目前已与南京近40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其中不乏盲人学校和聋人学校等特殊学校,通过设计特别的观赏线路,希望让科普教育惠及更多人。”据悉,南京科技馆将更大力度促进科普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点燃更多中小学生的“科研梦”。

除了线下实地进校园,线上新媒体传播也是科普基地青睐的方式。

9月19日下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湖治理研究基地举办的一场名为“太湖蓝藻那些事儿”的线上直播吸引了不少观众。沈艳忱介绍,为更好提升全民水科学素养,引导公众爱水、护水、支持水利事业,基地构建了科普抖音号、科普B站直播工作室等在内的数字智能科普信息化传播平台。“通过直播,公众能直观看到太湖水污染、水动力、水资源治理研究成果,我们还会邀请专家讲解,有问题可以通过弹幕及时交流。”

沈艳忱也表示,基地还将进一步开展国际科普交流合作,依托已有的国际平台,引进国外优秀科普成果,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普交流,更好保护太湖水源地。

记者 周永金 徐春晖

关键词: 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