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群众新闻】

乡村振兴,生态为基。乡村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有力支撑。“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黄龙县石堡镇在基层生态治理方面开展的工作卓有成效,石堡镇的生态环境在短短这两年之内发生了巨大变化。


(资料图片)

一竿钓活一潭水,生态资源有效利用

全国钓鱼人群约有1.4亿,研判垂钓市场需求和赛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20年石堡镇在榆树河村先行试点,改造废弃鱼塘,建设400余人规模钓场,先后举办200人以上垂钓赛事9场次,系列赛吸引10余省2160名参赛选手,累计来黄游客2万余人,赛事收入300万元,村集体收益近20万元。垂钓赛事的举办盘活了资源资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聚集,让黄龙的一泓清水释放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石堡镇的青山绿水走出陕西、面向全国。

因地制宜,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之路。石堡镇在2020年,为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县镇村按照“垂钓赛事聚流量,渔业养殖蓄增量,乡村旅游扩容量,多业融合提质量”的思路,以石堡镇为核心,辐射安善高速口至南窑区域,探索打造了以垂钓赛事为引领,以特色水产养殖为支撑,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垂钓小镇。

黄龙县石堡镇副镇长漆永辉告诉记者,赛事经济直接刺激了消费市场,住宿餐饮、旅游观光、手工制作等服务行业高密度聚集,渔业养殖、渔产品加工、渔业观光体验等上下游产业链条高效延伸,“同时,刺激了周边村民根据市场需求、改造农家院落,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服务业态,促进了产、学、研、商各类人才向这里汇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多元的新鲜人才队伍。一种新型农村发展模式雏形初显。”漆永辉说。

生态振兴发展需要立足自然条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在特有的生态环境中,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生态资源有效利用才能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千人垂钓万人游,赛事经济催生新业态

随着“来黄龙、打比赛、钓头彩”赛事效应持续升温,选手、游客、群众对赛事规模、服务环境期望值不断提升,黄龙县委、县政府投资2292万元,建设总占地面积112亩,其中标准化钓池占地43.5亩,可同时容纳1200-1500人垂钓,建成西北地区唯一的标准化千人垂钓基地,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设施先进、功能齐备的高标准钓场,成为广大垂钓爱好者的“福地”。

2021年至今共举办大中型赛事35场次。“以2021年5月20日至25日的黄龙全国钓鱼大赛为例,根据本场比赛的大数据分析,大赛期间,县域人流为30318人,代销全镇7个村蜂蜜、核桃分别为4200斤和5600斤,入驻临时摊位124个平均收入在千元以上,本村农户院落由2019年的12万∕院,涨至45万∕院。赛事经济直接刺激消费市场,置地产、做餐饮成为新的投资方向、就业平台。”漆永辉说。

漆永辉介绍,黄龙县委、县政府指导成立黄龙县钓鱼协会、研究制定休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策划包装与渔业有关7个项目、出台3个赛事管理制度,成立乐水休闲文化产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聘请青岛宇锐鑫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合作运营垂钓赛事,运营收入纯利润按4:6比例分配。漆永辉说:“2021年5月至今赛事营业收入1300余万元,其中商业赛事纯收入201.5万元,村集体分红80.6万元左右,45%村集体留存积累,55%村民分红44.33万元,人均618.27元。”

来自宜君的钓鱼爱好者张先生表示:“是去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这个渔场,这里很专业,今年已经在这参加两场比赛了,这次来是准备休闲夜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最重要的是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财富和优势,百姓富与生态美是统一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呵护生态、善待生态,并且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才能让群众吃上“生态饭”,生活更幸福。(记者 黄佳乐)

关键词: 经济效益 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