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在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之后,又推出了话剧《主角》,根据陈彦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完成了陕西人艺所宏观构想和着力打造的“茅奖三部曲”系列话剧作品。

陕西人艺在抓话剧《主角》的创演时,依旧坚持了十多年来一贯的一手抓创演,一手抓市场的正确做法。在抓创演上,瞄准国内一流的高标准和高质量,调动最强的阵容组成主创班底,如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为编剧,原总政歌剧团胡宗琪为导演,其他各门类的创作者也都拥有很强实力,同时配备陕西人艺优秀老中青三代演员出演剧中各个角色,以确保形成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生产力。为将《主角》打造成真正的话剧艺术力作,从剧本成稿到正式首演前,邀请各方面业内专家先后召开十多次研讨会,在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先后对剧本、排练、演出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加工修改,切实打造一部令自已放心、让观众满意,质高品优、经得起挑剔的作品。在抓市场上,首演即签下近百场演出合同的事实,证明剧作兼具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从演艺市场那里赢得了足够的认可度。

话剧《主角》尽力保持了原著的主体叙事框架与脉络,编剧曹路生的戏剧构思是巧妙的,他用秦腔的经典剧目,如《杨排风》《白蛇传》《游西湖》《秦魂》《梨花雨》等,作为叙事的主轴和龙骨。随着这些剧目的楔入与展开,是对主人公忆秦娥奋斗成长经历的清晰描绘,并通过她四十年的人生兴衰际遇、荣辱沉浮,成为观众观看与辨识主人公忆秦娥命运与性格的棱镜和标示。透过这一个个具有高度浓缩与概括指向的剧目,勾划出的是忆秦娥的人生和从艺的轨迹及成长进步的阶梯,反映出的是她经过不懈努力逐渐成为主角及获得夺目荣耀的过程,同时也在其中寄寓和折射了忆秦娥的无尽甘苦和复杂心境。从而让观众从她的经历和处境中,审视和思索一个戏曲主角的复杂幽深的人生况味和艺术旨趣。

戏剧并不是仅仅止于对于剧中人物的同情或批判,而是在思想寓意上进行了富于精深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的升华。剧作通过秦八娃之口来这样劝慰忆秦娥:“谁让你要当主角呢,主角就是自己把自己架到火上去烤的那个人,因为你主控着舞台上的一切,因此,你就需要有比别人更多的牺牲、奉献和包容。有时甚至需要宽恕一切的生命境界。唯有如此,你的舞台,才可能是可以无限延伸放大的。”这番话对于忆秦娥而言,无异于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人生教化。这是跳出了人物之间一般的是非恩怨,从共有的社会认知高度,揭示出戏曲行业生存发展之中,乃至社会日常生活之中的普遍现实和人生哲理。从这个角度讲,秦八娃是忆秦娥艺术与人生的双重导师。剧作从一部戏所生发和表达的,是带有广义性、普遍性的社会与人性特征,一个忆秦娥式的主角,一个小小的秦腔剧团,既是社会的一个角落,又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让观众从剧中人物身上,能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子,能想到某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点与规律。这种形而上的、超越性的思想蕴含,是这部剧作高人一筹之所在。

这是一台具有很高思想水准、艺术质量和美学价值的舞台艺术作品,原因正在于主创人员表现上的独出机杼、奔放大胆和不拘常规。无论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灯光、服装、道具、音响等方面都倾情投入,有可圈可点之处。215分钟时长的精彩演绎,53个场景的有机转换,300个灯光的交替切变,以及激昂铿锵、韵味悠长的秦腔音乐的恰当融入,自然而又刻意地采用的陕西方言,强化了剧作的语言特色、地方风味和欣赏魅力。演出了秦人之魂,演尽了人间百态,成为一部极具艺术张力的戏,使观众在观剧之后留下长久的余味。(文/汪守德)

关键词: 陕西人民 艺术剧院 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