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根据东汉《庖厨画像石》及相关文物复原的《南越庖厨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片来源:南越王博物院官方微博

文 | 田龙过

2002年,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用粟和黍混合成了最早的面条”,而且“是一碗荤面”。

粉食的出现,使人们的吃法更加多样。《太平御览》中有“饼出三辅”之说,许多人据此认为关中是饼的起源之地。“饼”是个笼统的称谓,面粉和水后揉制成的面团或面饼后煮的、烙的或蒸的都叫“饼”,就是说后世的蒸馍、锅盔、面条当时都叫“饼”。尽管先秦时就有卖饼的商人,但那时的“饼”估计不会太好吃,也不会太好看,因为粟米类做的“饼”韧性差,难以做成各种形状;质地粗,口感肯定不适。小麦面特有的黏性和筋道才使“饼”不断推陈出新,衍生出后世的千姿百态,面越拉越长、越扯越细,而发酵技术的日益成熟,也让面和饼日渐分道扬镳,从此面是面、饼是饼,各不相同。

据考证,用成熟的发酵技术制作食品,至迟在西汉末已经出现。汉墓画像石“庖厨图”中有和面揉面以及手持托盘进奉馒头或包子的场景。汉代的《急就篇》《方言》等文献中已经有了面条、面片、馄饨、饺子、油饼、烧饼、酥饼、蒸饼、馒头、包子、汤团等各种面类食品的大量记载。

北魏崔浩《食经》中记载了酸浆酵的制法以及不同季节的用量;北魏《齐民要术》对做饼之法有记载;西晋束皙则专门写了《饼赋》,说明在魏晋时代“蒸饼”已经成为人们追捧的美食。

到了唐代,长安最流行的是胡饼。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日本僧人圆仁入唐,看到长安街头“时行胡饼,俗家皆然”。除了烤饼,蒸饼也是层出不穷,《烧尾宴食单》中就有“素蒸音声部”,里面“面蒸像蓬莱仙人,凡七十事”,吹拉弹唱,莺歌燕舞,类似今天的面花。

把饼子切成条状,浇汤食用,就变成了面条,陕西咸阳地区的“烙面”就是这种吃饭,这或许是汉唐吃法的活态延续,也许能解释古代为什么把面条叫“汤饼”的原因。唐代汤饼花式繁多,出名的有鸭花汤饼、槐叶冷陶、婆罗门轻高面等等。杜甫曾写过一首《槐叶冷陶》:“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这种凉面色泽碧鲜、味道清香,杜甫觉得这么好吃不推荐给他人尝尝简直过意不去。

面食到了宋代进入全面繁荣时期,有羊肉小馒头、四色馒头、生馅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笋丝馒头、菠菜果子馒头、糖饭馒头等。面条花样更多,《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书就记载有炒鸡面、丝鸡面、鱼面、炒鳝面、虾臊子面等数十种。基本上我们今天能吃到的面条类型在宋代基本上都已经出现。

明代宋诩《宋氏养生部》详细记载了陕西人爱吃的扯面的做法:“用勺盐入水和面,一斤为率。既匀,沃香油少许。夏月以油单纸微覆一时,冬月则覆一宿,于分切如巨擘。渐以两手扯长,缠络于直指、将指、无名指之间,为细条。先做沸汤,随扯随煮,视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而棍棍面、拉面或拉条子的做法在清代的《素食说略》也有记载,只不过当时叫桢条面。

《东京梦华录》记载“旧只用匙,今皆用箸矣”。过去,筷子主要用来在锅里捞肉吃菜,喝汤用勺子,现在大家都改吃面了,勺子的用处自然也就不大了。如果说小麦改变了陕西的种植结构,那么面食则改变了陕西人的饮食习惯。面,不但重塑了陕西生活的风土人情,而且也成了陕西人的图腾和象征。

(作者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菜网智库专家)

大唐博相府餐饮客房预订电话  029-8556 3333

图片来源:南越王博物院官方微博

本文选自2022年9月14日《文化艺术报》A04版

关键词: 官方微博 发酵技术 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