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鹿红伟记者黄艳)近年来,咸阳市三原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兴水富民”品牌为引领,以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为指导,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落实河湖长制,全力打造三原河湖生态环境的“高颜值”,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落实多级联动,构建护水新格局
自河湖长制实施以来,三原县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河湖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加快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责”到“有能有效”转变,奋力打造具有“三原特色”的河湖长制,持续擦亮乡村振兴“生态三原”靓丽底色。明确“责任田”,打好“组合拳”。制定颁发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县、镇、村三级河湖长组织责任体系全覆盖,真正实现河湖有人管、管得好。河湖“清四乱”,打赢攻坚战。重拳出击,清除四乱,整治以“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为重点的河湖问题100余项;开展河湖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2次,清理河道垃圾2万立方米 、取缔鱼池1300亩、安装护河围网围栏27.5公里、更新及补设河湖长公示牌28个,确保河湖“四乱”问题零新增、不反弹。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大程镇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累计建设沿河污水处理厂(站)15座,整治入河排污口20处;每年从西郊水库向清河下游补充生态基流,李家桥水库断面水质持续向好,2021年达到Ⅳ类水质标准;开展示范河湖创建活动,力争让每一条河流成为一道风景线!治理信息化,管护智慧化。加强人防+技防能力建设,在全县布设河湖视频监视点55个,建设县总控平台1处和镇(办)分平台9处;同时,通过“河长通”手机APP有力增强了河湖管护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开启了“掌上治河”新模式。治水不停歇,全力加速跑。启动实施了清河杨杜村—坊南村治理项目、清河湿地公园延伸段整治项目和浊峪河陵前段湿地建设项目等工程建设,持续提高河湖治理和管护水平,由三原县“河长制”绘就的“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资料图片)
落实建管并重,推进供水一体化
按照“城乡联网、区域联供、规模为主、单村为辅”的规划原则,我县先后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共24处,联网供水工程5处,单村供水工程17处。全县集中供水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99.9%,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落实管护责任。采取专群结合的管理模式,建立镇、村委会、管水员、供水单位和村级监测员组成的“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夯实各级管理责任,建立“同网、同质、同服务”的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行。目前,县城乡一体化受益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9%以上,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全面实现城乡24小时供水。创新管理模式。采取水利局统管、镇管、村管三种模式,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由县水利局统一管理,单村供水工程由受益村自行管理,工程建设规模小且分散的供水工程由辖区镇政府管理。推行“三项制度”。成立了县农村供水运行专管机构—县水利管理总站,监督指导全县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县政府出台了《三原县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三原县村镇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筹措管理办法》,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奠定了基础。夯实“三个责任”。按照省水利厅全面落实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即“三个责任”指导意见及要求,全面落实各级单位运行管理维修养护基金、水源保护、工程运行管理、水质检测、供水服务等职责,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落实供灌结合,做好乡村振兴水保障
坚持把群众饮用水、农业产业发展用水保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最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用水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水保障。以敲门行动促振兴。为切实推进水利脱贫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从严从细开展农村供水“敲门入户”大排查,对8万余农户进行逐户走访、逐户查看,发现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落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以能力提升促振兴。成立三原县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改造了理化室、微生物室、色谱室等标准化实验室,购置了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吹扫捕集系统、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等高精密检测设备,可检验检测水质指标67项,发挥了水质检测、动态检测、技术服务等关键技术的支撑作用,也为群众饮水提供安全保障。以基础建设促振兴。组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南部农村供水补充水源、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等项目建设,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维修养护等工程,提升节水能力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落实严格管理,守住水生态保护红线
坚持节水优先,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进节水评价及水资源规划论证工作。编制了《三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三原县南部平原区供水水源利用规划》,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集中开展中型灌区、千吨万人农村供水工程、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取水行为专项整治,督办企业补办取水许可证41个,关停自备井56眼,规范取用水行为。全面加快节水技术推广。农业节水方面采用渠道衬砌、管道输水、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节水方面采取分级计量、改造管网、增设水循环系统、建设中水回用系统等措施,生活节水方面组织实施了县城新增调蓄输水、城区管网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工程,加大了老旧管网的改造力度,全面推行节水器具,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95%以上。全力创建节水单元。创建了陕西达利、健力宝等重点行业节水型企业17家,节水型公共机构63家,节水型小区5家,节水型校园3家,其中被评为省级节水型企业8家、公共机构4家、居民小区1家。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通过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以冯村水库及补充水源井优质水源替代了南部平原区农村地下水,做到了“优水优用”。针对清河西郊水库下段生态基流少、河道断流、水质差等问题,积极实施生态补水,年调度生态水源800-1200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断流问题,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落实措施防护,筑牢灾害发生的“防火墙”
坚持把防灾减灾作为守护群众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坚决落实责任、建好用好设施、常态化演练,多举措讲安全、保安全。夯实责任保安全。全面落实水库和山洪灾害防御各级责任人,组织修编预案,补充防汛物资,加强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全力开展减灾救灾,将水旱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建好工程保安全。组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排涝、浊峪河堤防及排洪渠修复、抗旱应急灌溉、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预警设施设备、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等项目建设,提升硬件防御能力。开展演练保安全。修编完成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印制山洪灾害防御手册,常态化开展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及水域安全检查,足额储备防汛物资,落实抢险队伍,开展防汛演练,印发预防溺水倡议书,确保水库安全、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