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葫芦,在灵巧的手中来回翻转,一把烙笔,在葫芦上有快有慢、有轻有重、自成节奏地飞舞。不一会,一头不屈不挠的拓荒牛雏形便显露在葫芦上。休息间隙,抬眼望去,家门口随意生长的几株山菊花,随风摇摆,似乎在昭示着倔强的生命力。“山菊花生命力强,无论沟壑路旁、石缝墙根,到处都有它们的影子,我想,我就是那山菊花吧。”李洁打趣地说道。


【资料图】

今年28岁的李洁出生于耀州区孙塬镇宝鉴村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那里沟峁纵横,山塬广阔,因严重缺水,百姓只能靠天吃饭,贫困发生率较高。两岁时,一场意外高烧,致使李洁失去听力,也让她的世界从此静悄悄。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她的父母备受煎熬,常常以泪洗面。初中毕业后,开明的父母省吃俭用支持她到陕西省城市经济学院残疾人特教学校学习。正是这一次,李洁走出大山,接触、学习烙画技艺,人生走向了另一种可能。

烙画又称烫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创作烙画需先用铅笔在葫芦上画个草图,然后用烙笔一点一点地烫出痕迹。烙笔温度不同,烫出的颜色深浅不同……一件完整的葫芦烙画需经过设计、构图、选料、拓稿、熨烙、修整、平磨、抛光、设色等步骤,从构思到完成,短则一两天,长则达数月。对于初次接触烙画的李洁来说,“就感觉很新奇,一张简单的木板、葫芦,一个烙笔,竟然能创作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继而成为一幅画。”尝试几次后,李洁喜欢上这种沉浸和忘我的感觉,也喜欢上努力就能出成果的烙画。

越学越喜欢,越喜欢越深究,“为了尽快学会,我的手被烫伤了好多次,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说着,李洁伸出自己的手,疤痕和厚茧子都清晰可见。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个月,李洁已经可以独立创作出简单的烙画作品。3年校园生活,李洁不但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学到了赖以谋生的本领,她先后取得了工艺美术、丝网花制作、布糊画制作等七本证书。2016年毕业展览时,她的烙画作品卖出了四幅,赚了1000多元。“那天印象很深,我高兴极了。那是我第一次凭自己的能力赚到钱,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洁显得有些激动。

毕业后,经耀州区残联介绍,李洁在董家河镇陶瓷工业园区工作,专为陶瓷刻花。因心系烙画,2年后,李洁辞去刻花工作,到西安一家烙画工作室工作,重新追求自己的烙画梦。“每个人都有价值,都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我不想认命,就出来闯荡,或许努力了还能有另一番天地。”白天,李洁像大多数上班族一样,早出晚归;晚上,她自学字体设计、广告设计、国画等不断精进烙画技艺,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几年时间,李洁的烙画技艺越发精湛,所做作品经常是一上架就被抢购而空,她的事迹也成为亲戚、朋友的饭后谈资。

谈起未来的规划,李洁笑着说,“真希望可以开一个属于自己的烙画工作室,让这门传统艺术走得更远。”对李洁来说,烙画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希望更多人看到烙画,通过烙画改写命运。

责任编辑 | 王 兴

排版 | 石 琼

主编 | 李宏国

来源 | 铜川日报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学校学习 一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