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徐诗瑜
10月20日,一则医院为患儿开设特殊教育的视频引发大众关注。患有孤独症、脑瘫、脑积水、唐氏综合征的患儿们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三科的教室内接受文化教育。从今年3月开设课程至今,已经有近百名患儿接受过融合教育,7名患儿从这里开始,进入普通学校和其他孩子们一起进入小学课堂。
(资料图)
对于在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三科工作了八年的康复治疗师蔡琴来说,融合教育只是起点,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能够正常地和他人沟通、对话,能被外面更大的社会所接纳。
蔡琴(中)在康复治疗科给患儿们上课。受访者供图
在康复治疗科的走廊上,随处可以见到肢体残疾的患儿,蜷缩在小小的轮椅里;还有一些身体健全,但因为孤独症拒绝交流,整天低着头,眼神涣散。蔡琴本身的工作涉及特殊教育、音乐治疗,看到那些身患疾病的孩子,她的心总会软下来,那些孩子背后,还有无数个期盼着他们健康长大的家庭成员,作为母亲,她比其他人更懂那份期待。
“老师,您能不能教教我娃写字?教教他握笔、运笔?”“老师,孩子的功课在学校里跟不上,您能不能帮她补一补一年级的文化课程?”……最开始的融合教育是从一份份父母的请求开始的,蔡琴和其他的康复治疗师很少会拒绝家属们的那份请求与期待。
今年3月,康复治疗三科正式划分了文化教育课程,设置了书写基础课、幼小衔接班和1到3年级的文化课训练班。蔡琴主要负责语文、数学课教学。给患儿们上课比面向普通学生要难很多,他们会突然自言自语,在教室乱跑,疾病导致的注意力缺陷、接受能力偏弱和自我管理障碍需要“特殊”地对待,以医教结合的方式让他们重新融入课堂。
蔡琴(右)辅导一名患儿写字。受访者供图
让蔡琴印象最深的是五岁的笑笑(化名)。笑笑拒绝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在幼儿园的规则意识较差,一家人发觉不对劲,将笑笑带到了西安看诊。“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呀?”面对简单的提问,笑笑就像懵了一样,不知道如何回答。笑笑最终被确诊为孤独症。
笑笑妈妈找到了蔡琴,倾诉了自己的困惑:“笑笑已经五岁了,我们很希望她可以接受教育,不至于成为一个文盲。可是现在,她一个字都不会写,即使是画画填图,让她给苹果上色,她也不知道把颜色涂进固定的格子里去。”妈妈对笑笑有期待,对蔡琴也有期待,她希望专业人士能帮孩子一把。
刚开始教笑笑的时候,蔡琴印象最深的是练习笔画,因为视觉识别不到横中线和横竖线,笑笑无法将笔画放进格子里。听完笑笑妈妈的困惑,蔡琴说:“周六我给她加练,做个训,我们接着练。”点横竖撇捺五个笔画,笑笑很长时间都不会写“捺”,江水的“江”字永远是三个向下的小点。反复地训练后,笑笑写出了一个正确的“江”字,那是让蔡琴有成就感的时刻。
在课堂中,不仅要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干预他们的行为,当碰到患儿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或其他情绪问题,蔡琴需要随时将自己从老师切换成康复治疗师,接纳、干预、帮助改正,帮他们重拾和世界建立联系的方式。
在教学查房的过程中,蔡琴发现笑笑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加减算数,可以在田字格里写出一行行小字,“她是半年里进步最大的孩子”,蔡琴回忆起笑笑的时候,仍然觉得很骄傲。办理出院后,笑笑回到当地就读小学,蔡琴从笑笑妈妈那里知道她已经融入学校的消息,她看见教室里还有很多等着她上课的患儿,她希望他们也可以走出去,到更大的集体中去,被更多人看见,被这个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