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接受了人民网陕西频道专访,就完善戏剧人才培养、增强戏曲创作的时代表达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问:您每年的提案都与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息息相关,其中一些提案更是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今年,您都有哪些方面的建议?带来了什么样的提案?


(资料图片)

答:今年,我的提案《完善戏剧高等教育 优化戏剧人才结构》,是围绕地方戏曲人才培养展开的。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并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教育的时代责任。我建议新设一所以培养中国地方传统戏曲人才为特色的戏剧学院,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机制,打造中国戏曲教育新高地,实现优化戏剧院校布局,完善戏剧人才结构,满足地方戏曲院团人才需求,推动中国戏剧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一是,创新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戏曲教育上升通道,搭建戏剧人才专、本、硕立交桥和直通车,有效破解现阶段地方戏剧艺术人才断代和学历低层次的困境,提升人才整体水平。二是,发展戏曲文旅产业,助力当地经济创新发展。借力新设戏剧学院发展,打造集产、学、研、旅一体化 “戏剧小镇”,建设起与戏剧相关的产业发展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推进文旅融合,拉动地方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教育部为优化国家戏剧类艺术院校结构布局,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已同意将设立西安戏剧学院纳入陕西省“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此也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筹设工作。希望国家能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推进西安戏剧学院筹设工作,尽快建立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的戏剧本科高等院校。

舞台上的李梅。受访者供图

问:近几年来,陕西推出了一些弘扬正能量、主旋律的佳作,比如《骄杨之恋》《生命的光芒》《生命的绿洲》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斩获多个奖项。在您看来,作为古老的戏曲艺术,要如何与时俱进?

答:一是,与人民同心同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抒写,把人民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和文艺作品表现的主体。能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能够切近人的心灵,代表民众真实心声的优秀作品。《骄杨之恋》《生命的光芒》《生命的绿洲》都是着眼于时代发展中的普通人。即便是《骄杨之恋》,杨开慧作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我们也是重注挖掘她普通人的一面。二是,紧跟时代步伐。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优秀的艺术作品就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敏锐捕捉到时代的发展、人民的所需,从而达到用剧目记录时代,歌颂人民的目的。

问:近年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您认为,以秦腔为代表的陕西地方戏,作为陕西的一张烫金名片,应该从哪些方面融入“文旅”这个大棋盘?

答: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今年春节,西安旅游的火爆出圈,更是为西安的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在充分依托各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同时,深入挖掘旅游项目内在文化元素,将戏曲文化元素与旅游元素完美结合,讲好地域故事。

一方面,请进来,打造优质戏曲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在我们陕西,可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自然等资源,结合陕西本土戏曲多剧种优势,利用成熟剧目和新创剧目,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文化演艺项目。另外,还可以统筹规划戏曲文化旅游线路,积极开发戏曲文化旅游的“周边产品”,及具有旅游功能的创意文化小镇和自身能够实现观赏游览、娱乐休闲功能的戏曲文化小镇面向境内外游客,打造陕西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另一方面,走出去,做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走出国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了解中国,喜爱中国,喜爱陕西。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先后近百次组团出访海外,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非洲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荣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站得更高”奖、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团体、个人国际荣誉,为三秦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剧目培养人才梯队,在秦腔现代戏《生命的绿洲》中锻炼青年人才。受访者供图

问:我们关注到您非常重视戏曲人才的培养和传帮带工作,以《骄杨之恋》《生命的绿洲》《关西夫子》等一批精品,实地练兵。您认为该如何培养人才梯队?

答:目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既同时具备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多个剧种的表演艺术家,又拥有马友仙等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德等9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以1位“二度梅”、二度“文华奖”、二度“上海白玉兰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特别奖、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为代表的14位“梅花奖”、3位“文华奖”和9位“上海戏剧白玉兰奖”获得者的群星灿烂、精英荟萃、门类齐全的高端艺术人才队伍。

但是,从全国戏曲院团总体来讲,戏曲人才匮乏。进一步加强戏曲后备人才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注重在剧目实践中锻炼队伍,积极促进戏曲艺术的活态传承。在新剧目创作中,大胆启用有实力的年轻演员,二度创作加强本省、本单位艺术骨干人才的参与度,从而壮大戏曲中坚力量,培养戏曲后继人才,保持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比如,我们新近创作的《关西夫子》《路遥的世界》《姚启圣》《西游记》系列,就是戏曲研究院举全院之力打造的精品剧目,主要演员是在全院范围遴选梅花奖和青年骨干演员,二度创作人员也都大胆启用了戏曲研究院的年轻力量,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

二是,注重戏曲师承教育。师承教育是中国戏曲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正是一代又一代戏曲艺术家的辛勤培育和精心指导,中国戏曲的传统与精髓才能得以薪火相传。2021年,戏曲研究院策划实施了“薪火相传·名家传艺”系列活动,先后开展了“俏‘梅’凝香 春泥护花——李梅从艺40周年原创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崇艺尚德·薪火相传’谭建勋收徒拜师仪式”,之后还将陆续开展非遗传承人、老艺术家、梅花奖演员、优秀演奏员、导演等各门类的师徒传承和惠民演出活动。

三是,实行主演A、B组机制。坚持以剧目实践带动人才培养,以人才建设反哺精品创作的理念,实行AB角制度。包括《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我院近年来新创的重点剧目《再续红梅缘》《骄杨之恋》《生命的绿洲》《姚启圣》等剧目都给青年演员进行了有效传承。从创作伊始就作为传承剧目分A、B组进行排演,名师高徒同进排练场,同台亮相。这种实战练兵制度,有利于促进青年演员的快速成长,体现了古老秦腔艺术的当代活态传承。

四是,完善戏剧高等教育,优化戏曲人才结构。新设一所以培养中国地方传统戏曲人才为特色的戏剧学院,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机制,打造中国戏曲教育新高地,实现优化戏剧院校布局,完善戏剧人才结构,满足地方戏曲院团人才需求,推动中国戏剧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问:近年来,我们看到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都融入了一些新式的表达。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让经典传统剧目焕发新光彩?有哪些新手段,来保护这些经典剧目?

答:新时代包括秦腔在内的传统文化出路就在于守正创新。“守正”一方面,要守住戏曲艺术的“本体性”。戏曲艺术的四功五法、行当流派等本体性特征,是戏曲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要守住戏曲艺术的“人民性”。中国戏曲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脉在民间。同时,创作出精品剧目演给人民。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创新”就是在“守正”基础上,通过艺术手法创新、传播手段创新等方式,对时代、对各年龄段观众进行关照,让戏曲艺术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骄杨之恋》的创作,着眼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充分传承、发挥碗碗腔婉转、清丽、细腻本体性的同时,引入了多种音乐和语汇,增加了唱腔张力和音乐的渲染力,让观众耳目一新。另外,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利用融媒体、新科技优势,培养年轻受众,开拓新的文旅市场,有效发挥戏曲文旅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能。包括线上线下互通;文旅融合发展和现代科技加持下,重视体验感、潮流化的“参与”;深挖特色资源,通过戏曲演艺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等。

秦腔《五典坡·大登殿》中,李梅饰演王宝钏。受访者供图

问: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您认为,戏曲在“加强国际传播力”方面,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还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工作,来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

答: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文旅厅的积极推动与大力扶持下,我多次率队赴德国、法国、日本、希腊、伊朗、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戏曲在“加强国际传播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既宣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粹,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

近些年,我们携碗碗腔《杨贵妃》赴法参加了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去丹麦哥本哈根演出了碗碗腔和秦腔剧目片段,都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由衷的喜爱。其中,碗碗腔《杨贵妃》在法国演出结束后,仅演员谢幕就长达四十余分钟。这次活动邀请了全国京剧、豫剧、黄梅戏、高甲戏等多个剧种。作为碗碗腔这个非常小众的剧种最后获得了该届巴黎戏剧节最佳女主角奖。中国戏曲之所以能获得外国友人的喜爱,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厚重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我们骨子里的自信。

以戏曲国际交流助力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剧目的选择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材精品。精品剧目是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形象和代表,对外展示着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蓬勃“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因此,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走出去”的剧目,都是从有利于展示戏曲独特魅力、诠释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理念、建构和维护国家形象等方面考虑,精挑细选的优秀戏曲作品,讲中国故事、树中国形象。

其次,就是要因地制宜,丰富表演形式。中国文化“走出去”,就是引导外国民众走近、接触、了解中国文化,进而使其尊重、欣赏乃至认同中国文化,也就是让中国文化的种子在异域文化的土壤上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生根”的前提,是接受和认同。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此过程中,会遇到语言差异、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等问题。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演出时,我们时常会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不同受众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当地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