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孩子在学校学习了古法造纸,她对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好有家长联系到了位于郭杜街道乳庄小学内的古法造纸非遗体验中心,一行共有五位小学生一同前往参观。踏入体验中心扑面而来的古朴气息,好像误入了1900年前西汉的造纸现场。


(相关资料图)

而作为创始人兼讲解员的杨亚飞老师的介绍,让我感叹于古法造纸这门枯燥又耗费体力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以及对古代造纸技艺依旧后继有人的钦佩。

■ 古法造纸体验中心

历史

造纸术的发明源自陕西,始于西汉,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位于秦岭山脚下,沣河东岸的北张村,由于土地少,养活不了靠山吃山的村民。但是大自然总会为勤劳的人们带来求生的途径,造纸术的前提条件是水源和树皮,绵延的秦岭山脉植物茂盛,盛产的构树(学名“楮树”)是最佳的造纸原材料;加上村西边紧临沣河,为楮皮造纸术提供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北张村祖祖辈辈以造纸为生,有着“纸乡人家农事忙,纷纷和泥刷新墙,村间纸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的美誉。

50年代起,一开始是“张家看王家,王家看李家”,邻里之间用眼睛看会了再回去细细琢磨,渐渐形成了“十家里有七家造纸”的场景。80年代初是鼎盛时期,村里的9000多户村民家家户户干这一行。90年代随着工业造纸的发展,对古老的造纸工艺产生强烈冲击,村里仅剩下不到20户还在从事这项工作。

古法造纸是实实在在的体力活。出一张成品纸,至少需要石碾、踏碓、切幡、舂捣、打浆等18道工序,而且不仅要有技巧,还要下苦力。从原料开始,要经过浸泡、蒸煮、漂洗等工序,穿着防水的裤子,扎进河里,挽起袖子,双手浸在水里来回搅拌将打磨好的楮树皮拧成捆,才能完成由原材料到原料瓤的转变。原料瓤经过锤捣、抄晒、搅散等工序,再巧妙地用长方形纸张大小的竹帘捞起浮游的纤维,一搅一捞,形成附在竹帘上的一层湿纸,抄出的湿纸码平放齐,叠成一摞,还要用压杆压出多余的水份,静待十个小时以上,才能小心翼翼地利用巧劲儿一层一层撕开,用棕刷刷到墙上,直至晾干。

晒干的纸,需要两人配合,一张一张撕开,叠成一沓,一百张为一刀,以成品出售。这样下苦力的活,费腰费胳膊,冬天又特别冷,手会生冻疮,一般都由青壮年男子来做。女子只做一些晾纸、撕纸等轻松的工序。由于造纸工艺复杂、时间成本高、变现能力弱,流传着“有女不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的歌谣。

2018年,北张村已经拆迁。人们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造纸工具的缺失,北张村的古老造纸术,已经濒临失传。目前北张村仅剩下3家仍坚守着这门传统的技艺,楮皮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逢学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张老先生今年87岁了,自幼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已有70多年的造纸工龄。他在采访中说:“造纸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也不能失传,所以要继续地传承下去。”老先生的儿子在35岁得了脑梗,无法再从事重体力劳动。还在上学的孙子张刚接下了重任,成为了老先生的第三代传承人。年轻小伙子扎着裤子在河水里漂洗、浸泡,在临时搭建的石棉瓦房子底下一搅一捞,一成不变的工作已重复了9年。而他也是现今北张村年轻一辈里唯一还在造纸的人。

■ 张逢学老先生孙子张刚正在给慕名参观的人演示造纸流程

能让年轻人继续坚持下去的,一是国家的支持。继2007年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后,2008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不仅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更举办了如非遗文化保护年会、“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让更多的普通人更加理解、热爱传统文化。二是还算不错的销路。草木和土地接触,纸张由草木演变,笔触与纸张接触,这种完全自然古朴的工艺链接着古代与现代的文明,可以发挥水墨本真的特质,深受书画家的喜爱。

当北张村拆迁以后,连接村里老年人那种熟悉的乡愁即将消失。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不舍,老一辈艺术家希望手工技艺能够延续下去,令张逢学老先生最骄傲的就是完成了第三代的传承。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逐步走入城市中心,很难再回到村子去从事这么一项可谓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可以想象,如果国家扶持力度和宣传减弱,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慕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少,技艺的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如何继续传承下去,几乎是立马要面临的问题。

■ 杨亚飞老师看望张逢学老先生(前坐)

传承

杨亚飞老师从小生活在北张村,对村子引以为傲和赖以生存的造纸技艺怀揣着深厚的情感,更能体会到文化传承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最朴素的愿望,是让古法造纸的18道工艺不能失传。而对于为什么对这项工作充满热情,他回答:“没办法,就是热爱么。”

我拟好了几个问题在微信上问杨老师,他打电话过来,认认真真地给我一一作了解释。

一、您为什么选择在乳庄小学这里建体验中心,有什么渊源吗?

2021年,杨老师响应国家“非遗进校园”的号召,为了实现传承北张村传统造纸文化的夙愿,他决心打造一个古法造纸的体验中心。他经历了艰苦岁月,也经历了较为富足的新时代,尤其当孩子学业归来,给父母带回来全新的生活经验,让他既有情怀,又有方法。他说,“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也没啥后顾之忧,孩子也大了。有的人就是打牌打发时光么,我烟也戒了,没别的爱好,就是爱这个。”“都是花钱的事儿,我觉得我这个就是值得”。

■ 杨亚飞老师在古法造纸体验中心给孩子们讲解

至于最后为什么选择在乳庄小学建体验中心,是因为小学的贺校长就是北张村人,与杨老师是能称兄道弟的老朋友。而且贺校长同样对村子有很深的情感,支持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二、在建馆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

因为是国家扶持项目,建馆是国家掏钱。但是如何运营,都是摆在面前的困难。由于体验中心是公益性质,也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创衍生品,运营的成本几乎全部由个人承担。即便如此,杨老师还编辑了校本教材、制作了古法造纸工艺流程的视频讲解,他和他的朋友们,本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心,用同样的热情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参加社会实践的小学生们、要完成实习任务的大学生们、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

缺资金、人力支持,杨老师就四处奔走求援,凭借着好人缘,有人出钱有人出力,也有愿意和他一起干的伙计。造纸的工艺技术繁多复杂,他多方打听,请教老艺人指导传授,在我和他聊天时,他刚刚去了张逢学老先生家里求教,他说每年都要去好几次,在建馆初期更是如此;缺造纸工具,他向村民收集,实在找不到的,恳请老艺人回忆复制,最终打造出18道主要工序的实物复制场景。孩子们经过一道又一道的工序,可以造出属于自己的纸。

■ 孩子体验造纸过程之蹍皮

三、当天讲解的还有六七位老师,你们是一个团队吗?

那天体验活动,与杨老师随行有六七位老师,其中还有一位 80多岁高龄的老先生,他用刷子写印刷体的字,一撇一捺如同打印的一般,老先生隶书也写的好,脊背微屈,手不抖,眼不花,下笔不用打腹稿,书法功底深厚。杨老师说,那是他的中学政治老师。我问道,“你们是不是就住在附近?要么咋招呼这么多老师一起来?”杨老师笑道:“我们从韦曲过来哩,我还要到地铁口、建材街接人,我想着一个人要负责演示几道工序,四个伙计可以胜任,所以没有叫那么多人。”“参观的人最多时,我叫了十四个伙计来帮忙哩。”

他们并不是一个团队,但曾经都是北张村的人,对老祖先留下的技艺有同样的情感,人人熟知造纸的程序,谁来都可以熟练操作。他们忙时揽项目、跑工地;谁闲了招呼一声就愿意帮忙。    

闲聊过程中,杨老师又笑道:“我从来不让车跑空。车最多能坐四个人,就要坐满呢。出去玩也要呼朋引伴,别人觉得车上人少松泛,我就觉得今儿叫了这个伙计,明儿就得叫上另一个伙计,谁也不能薄待,这就是我的性格。”我想,正是这种热心肠,他才能把这项目跑下来,既然热爱,他就要把这个事情做成做好,也是个念想。最后他好像对我说,又好像对自己说,希望能够传承下去,这18道工序可以完完整整地教给喜欢它的人。这就是杨老师最朴素的愿望,赤诚、热忱。按他说的:“总能找到有缘人,找到能产生共鸣的人,热爱这些文化的人。”

聊到最后,我还与杨老师探讨了年轻人与造纸术的连接点,以及现代社会与古代传统文化的连接点。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自信,使年轻人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其次,古代传统技艺要有可实践性、可操作性,还要有“沉浸式”的体验感,并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坚守、有人传承、有人实践,穿越了岁月的烟尘,古老的文化和技艺一定能焕发出新的色彩。

作者 | 琢玉 | 文艺女青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