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邓帅豫 孟祥瑞/文 纪美辰 张思宇/图
8月8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赴柞水县调研服务团,前往柞水县营盘镇两河村,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探寻两河村的木耳产业,展望其脱贫之后的乡村振兴发展状况。
据两河村第一书记介绍,两河村在脱贫攻坚开始前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在国家扶持下目前已经彻底脱贫。自去年开始,乡村通过种植木耳进行木耳产业营销,开启乡村振兴之路。两河村的村民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当地的一些现代化体系,在确保木耳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木耳的产量。同时,经过工作人员的技术测定和改良,木耳产业实现一季一产,为村民的收入保驾护航。
两河村第一书记向调研团介绍木耳基地
团队来到木耳基地,对木耳的种植、采摘过程进行深入了解。现代化的木耳产业通过木耳菌棒生产木耳,一个木耳菌棒需要经过装袋、灭菌、接种等工艺流程。制作好的木耳菌棒可以通过土培、塔栽等方式进行培育,最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采摘加工。正在采摘木耳的李阿姨感慨道:“多亏了国家政府的扶持,让我们这个偏远的小村越来越好,让我们这些农民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也越来越好!”
村民向队员展示当地木耳
两河村实行“借棚还耳”模式,大大减少了村民们所需要参与的环节和工作量。这种模式的主要构成是由村里负责建设木耳基地,将木耳大棚或土培木耳交由农户管理,并与农户签订借款协议。农户还承管采摘、售卖等环节,同时合作社向农户免费提供木耳菌棒和技术指导,并以35元一斤的价格收购干木耳。柞水县还推出了“1153”计划,即发展木耳1万亩、1亿袋、产量5千吨、产值3亿元来促进木耳产业发展。此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对当地木耳产业发展和产品研发项目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木耳菌棒上木耳的大体情况
虽然两河村的木耳基地只建成了一年,但从目前村民们反馈的收入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相信在以后技术更成熟时,小木耳会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带领两河村的村民走向富裕,开启“新生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