咥烙面

——三秦美食写真之五

作者 管益农


(相关资料图)

未开言,且听一首陕西方言新民歌《礼泉烙面》,歌词如下——

北方的饺子,

南方的汤圆,

新疆的烤肉,

大连的海鲜,

中华美食千千万,

我最爱咥咱礼泉的烙面。

肉汤香,臊子蹿,

雪白的烙面细如线,

滚汤浇,味道鲜,

面条像莲花碗里转,

吹不透的辣子油,

未动筷子就冒汗。

咥了一碗又一碗……

十碗八碗不解馋,

流着口水还在喊——

再来一碗,

再来一碗礼泉烙面!

这里的“咥”是陕西关中方言“吃”的意思,张扬的是那种“大快朵颐”的精气神。“臊子蹿”中的“蹿”也是方言,香味四溢之意也。

烙面,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烙的煎饼炮制而成的面条。其历史可追溯至距今4000年的商末周初,早在秦朝时就有“大秦第一面”之称。烙面是咸阳人对面食文化的一大贡献,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

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烙面,当地人称“摊烙面”。烙面的制作与其他面品截然不同,先要“洗面”,就是将面中的面筋洗出,这样做出的烙面会筋光平滑。“洗面”形成面糊,紧接着便开始“摊”烙面,将面糊沿铁锅淋入,摊圆推薄,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摊烙面”最好用麦草烧火,火性温和,这样烙面会不焦不糊,内外皆熟。

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一张张被晾于屋外绷好的铁丝上,待晾凉后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一条条码放于一张干净木板上。然后用纱布将码好的面饼长条包紧裹好,盖上一个木板或木锅盖,再抱来一块沉重的青石压于其上。次日,移开青石,拿出被压瓷实的长条,在案板上逐条用刀横切成细丝后,整齐码放于大竹筐中,苫上厚布,放置屋中阴凉处。这样烙面制作全部完工。成品烙面可每日取食,能供全家食用许多时日。

烙面的特色吃法是“浇汤”,即将面盛在碗中,用烙面汤浇后食用。烹汤一般用猪肉汤、骨头汤为最佳,五香大料、油、盐、酱、醋、鸡精等调味料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汤烧开后锅底扔进一根劈柴,使汤一直保持小滚。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再放入韭菜、香菜、蒜苗、葱,热汤浇上,即可食用。滚烫的汤面上浮着一层红辣油,其间点缀着翠绿的韭叶和葱花,俗称“煎、汪、香”,吃起来解馋又开胃。

吃烙面的方法极有讲究:一是要面少汤多。烙面遇到热汤,空隙开张,汤的五香美味迅速侵入面中,汤里有面,面中有汤,汤多面少,才能热气蒸腾、美味浓烈,因而一碗面以三、四筷子捞完为宜。二是热汤浇上即食,万不可拿着筷子吃吃停停、搅搅拌拌,耽搁时间。烙面膨胀较快,即浇即食,能品味到烙面的筋细和汤的辣香,这正是吃烙面的神韵。三是只吃面而不喝汤。因为汤已入面,面中含汤,吃了面还喝汤,饭后一定口渴难耐。过去各人吃剩的汤是要回锅的,因此烙面又称之为“涎水面”。

礼泉人素有“到礼泉不咥烙面等于没到过礼泉”之说,那天我在礼泉县袁家村的“农家乐”里特意吃了一碗烙面,但吃法不标准,面吃完了,汤也喝了,远没有体验到“大快朵颐”的感觉。据说,真正的吃家,起码要连续咥十几碗才能解馋哩。

据民间传闻,礼泉烙面的极盛时代是在唐代乡村。为了让在外劳作征招为国出力的丈夫吃上一口热面,聪颖的村妇创造了这种“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这道寓意夫妻情深的美味小吃就此流传,长久来承载了一代代礼泉人美好的回忆。作为该县地方特色美食,现在礼泉烙面年销量达20万余斤,深受省内外广大消费者喜爱。前不久,在咸阳举行的“遇见咸阳·家乡美食”网上公开评选中,礼泉烙面从众多参评美食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人气奖”殊荣。大疫之下,烙面仍能斩获人气大奖,足见其拥趸者之众。

礼泉籍老作家阎纲曾作《烙面赋》云:“滋润含柔韧,五味天调和;亲朋促膝幸,十碗何虑多。”此赋言简意赅,道出来面食老饕们的共同心声。

作者简介:管益农,从军23载,转业后办报28年,在城市金融报任职多年,资深编辑、记者,曾获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专著有《兵法谋略辞典》等,散文、小小说多篇见诸国内报刊。退休至今仍活跃在采访写作第一线。

关键词: 大快朵颐 再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