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日报 记者 董献军 张晓玲

面朝黄土背朝天,他用一生只干一件事的精神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腰弯了,眼花了,他始终如一坚守着,守护着那方试验田,从秋播到夏收。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只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这就是一个育种人的情怀,这就是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渭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室主任张养利。

小麦育种专家张养利


(资料图片)

5、10、15……

坐在桌子前,透过眼镜片,张养利一边用竹签拨着,一边用心数着麦粒,神情专注。数够31粒,装入牛皮纸小袋子,然后拿起笔,标注上行号。

一袋袋小麦种子,整整齐齐摆放在种子箱。再过半个月,就该播种了。

梦想:写在大地

26年了,每年夏收过后,就是考种。

1995年,在西北农业大学(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习农学的张养利毕业了,分配到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今渭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研究方向是旱地小麦。

渭南农科院科研基地建在蒲城县孙镇甘北村,名孙镇试验站,其气候条件为全国研究旱地小麦最佳区域之一。

孙镇试验站考种室就是张养利的办公室,孙镇小麦试验田就是张养利的工作室。如今已是小麦研究室主任的张养利,依旧坚守在这里。

考种室里,张养利用尺子量株高、穗长,用秤称穗粒重、千粒重,用自制的“布鞋底搓麦器”搓捻麦穗,通过眼观、手搓、牙咬来检测,“角、大、亮、饱”才是好品质。

看着琥珀色的籽粒,张养利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不由自主地拿起一粒用牙咬。断口越青,角质度越高,表明麦子筋道的可能性越大。

试验田里,刚参加工作的张养利牵着骡子,背着耱来到地里,跟着老师们耙地、耱地、划线、割排、开沟、溜种,这是新品系鉴定和比较试验小区的耕种方式。

选种圃采用的则是单粒点播方式,每行两米长,每行点种一小包31粒。张养利拿着两米长的竹竿,按照上面的标计位置,先用木棍插3~5厘米深孔,然后点种盖复土,用脚踩实,再用耙子搂平,给每粒种子创造同样的生长环境和上虚下实的良好种床,精细程度如同在大地上绣花。

坚守:彰显忠诚

“要叫农民富,叫咱自己先要富。”

2000年,一股“致富风”刮进了孙镇试验站,设施农业热起来了,苗木、花卉成为热门课题,农业科研人员纷纷转向行政、经济科室,小麦研究日渐边缘化,50亩试验田锐减到12亩,7个人的研究团队只剩下张养利和他的助手曹三潮。

这对初任小麦研究课题组组长的张养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又遇到干旱绝收,这让小麦研究雪上加霜,种质资源仅剩200多份。

此时,有人高薪聘请张养利,被他婉言谢绝;有企业想挖走张养利,被他断然拒绝。张养利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他走了,小麦研究必将终止,形成断层,损失将无法弥补。

是消亡,还是坚守?主动出击才有可能出成果!张养利决定征集种质资源,他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地小麦研究部门,通过写信征集到10多份。他和同学联系,征集到300多份,大多数是水地种质,能用的少之又少。

转眼间到了2003年。夏收时分,同事都来帮忙,天明进地,天黑收工。饭做好了,送到地头,馒头、白开水就是最美的午餐。用镰刀割麦,搂一把夹在臂弯内,沉甸甸的麦穗向下垂着,收获的喜悦写在张养利的脸上。

这块剪穗子、这块拔整株、这块用镰割,有的按行收、有的按小区收,剪的剪、割的割、捆的捆,编号的编号、挂牌的挂牌,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小麦试验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执着:始于足下

夏收过后,浅耕灭茬、深翻晒垡、蓄水保墒、旋耕镇压。

秋天来到,整地、施肥、规划、排种。

经过精心准备,2003年秋播时分,张养利选用90多份亲本,配成400多个组合,启动新一轮研究计划。

小麦抽穗扬花前,张养利先将母本穗子套袋隔离保护,然后逐穗将其雄花用镊子取掉;再选取父本穗子,剪掉麦芒,给母本授粉。每一个植株都是他的“孩子”,他精心管护。

深冬,张养利观察着植株的耐寒程度。炎夏,张养利观察着抗旱耐热性。植株低矮,土地裸露,连续的特别干旱年份,小麦几乎绝收,张养利将麦穗剪下来,装在布袋背回来。心沉到了谷底,看不到一丝希望。

草帽下的脸被晒得黝黑,滴滴汗珠滑落,打湿了衣衫,打湿了黄土地。没有科研经费,没有试验设备,凭着一股牛劲,张养利咬着牙,艰难向前行走。

小麦试验田里,总能见到张养利的身影,麦行子被他踩成了小路,光亮光亮的。

冬观苗相、春看分蘖、夏察落黄,张养利在自己设计的记载本上划着勾勾、叉叉,着重记录着严寒天,青枝绿叶不死茎;干旱天,叶子持绿枯萎慢;高温天,植株正熟落黄好的优秀植株。

从兜里掏出毛线团,张养利为优秀植株绑上红绳绳,系上编号牌,插上标志杆,谁的杆杆最多,谁就最优秀。成熟期,麦秆、麦叶、麦穗黄亮,麦节青绿,达到“三黄一绿”才算落黄好。

育种:正在路上

一个好品种,要敢于挑战“十年九旱”的气候经历,要不畏“十增怕一绝”的自然考验,还要有“灾年出品种”的底气、勇气和自信。

经过了欠水年、平水年、丰水年。又经历了各种极端天气,淬炼着抗旱性、抗寒性、抗干热风、抗倒性和抗病性,表现出诸多“抗性”优势。2011年,试验田出现了兼具抗旱、丰产特性的品系。再经过两年的鉴定品比试验,性状稳定,张养利为此品系起名“渭麦9号”。

好品种不但要高产稳产,还要可口好吃。张养利将“渭麦9号”磨成面,蒸成馍,香软好吃。他来到扯面馆,让老师傅按照流程操作,进行品鉴;来到饺子馆,让老厨师包成饺子,进行品评;来到手工挂面作坊,让老把式吊一挂,进行评判。得出的结论是:品质好,有嚼头,口感柔韧筋道。

再三对比、论证,2015年秋,张养利带着“渭麦9号”参加“省试”。2019年7月2日成功通过省审,其间,因其品质优良,被破格推荐提前一年参加“国试”。

2021年6月9日,“渭麦9号”成功通过国审,成为渭南市粮食生产30年来最高科技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张养利又选育出“渭麦10号”,并于2021年5月6日通过省审。同行纷纷点赞,称他是渭南的袁隆平。

2021年6月10日,省小麦体系首席专家在澄城县测产,“渭麦9号”平均亩产421.2公斤,创陕西省渭北旱塬高产水平。今年6月3日,省市专家组在蒲城测产,“渭麦9号”平均亩产601.6公斤,创全国旱薄地小麦产量新高。

“渭麦”系列,今年有7个品系参加“省试”,2个品系参加“国试”。张养利的团队,也注入了新生力量,目前拥有11人。张养利说,多年来一直在摸索中试验,不妨创新方法,打破优缺点互补原则,强强联合配组合。他觉得,他刚刚入门,还是个“小学生”。他认为,农业科研无止境,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 农业科研 种质资源 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