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秋分时节是收获的时节,地里的各色瓜果蔬菜也都迎来了丰收。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枣落杆”。眼下,位于黄河岸畔的陕西渭南大荔县迎来冬枣集中采收季。
为了锁住水分,冬枣一般凌晨采摘,清晨售卖。早上6点多,大荔县安仁镇的枣市上就已经热热闹闹。
同样忙碌的还有这家水果加工中心,一套智能化的选品流程,将冬枣进行筛选,再经过糖分检测从而进行分级分类。
据了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盘活当地盐碱地,村民们开始在盐碱地上试种枣树,最终将枣树苗栽植成活。随着村里冬枣种植规模快速增加,黄河岸畔的盐碱地变成了致富地。如今,在大荔县,冬枣产值达到亿元的村超过十个。枣农朱宏涛见证了大荔县的冬枣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全过程。
大荔县安仁镇新豫村枣农 朱宏涛:从26岁开始种枣,到现在都二十六七年了吧,都成了大叔了 ,但是还在这个产业。盐碱地一般种啥也不好长,走了很多的弯路,付出了很多,见到枣了,开始结果。
而冬枣产业的持续增效,离不开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助力。
大荔县安仁镇新豫村枣农 朱宏涛:你看咱城里人住的是楼房,冬枣住的是别墅。你看门口的环境,小花园多漂亮,然后再到这看,它还用的是中央空调,上面是全套的自动化通风设备。
大荔县安仁镇新豫村枣农 朱宏涛:现在大荔县,外边好些年轻人都回来了,接着接班干这个产业,所以他们就给大荔县这个产业注入了新的力量,发展会更好。
(央视新闻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