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西安一些中学生因频频举报学校补课,使老生常谈的补课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资料图)

一边是学生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举报和投诉,一边则是家长对执行“补课禁令”的学校的质问与指责:不补课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每逢假期,教育部门都会三令五申禁止补课,为什么学校还要大面积补课呢?难道老师不知道给自己放个假歇一歇吗?学校为啥这么“卷”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中学校长说,诚然,中高考的升学压力是补课的内因。周边只要有一所学校“顶风”补课,就会影响到其他学校,特别是名校“内卷”,更是让守规矩不补课的学校陷入被动。

从教育规律上看,补课不是孩子成长中的“救命稻草”,更不应是家长释放教育焦虑的出口。当前,随着新高考的逐步实施,在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过程中,从在校时间到课程安排,再到课后作业与复习,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已然是“天花板”。再参加校外辅导,学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课间很多学生趴倒一片就是证明:连睡眠时间都不足,他们又该如何释放天性?如何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喜好与热爱?又怎会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家长盲目地跟风支持补课,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补课风”的兴起。

前不久,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自2023年10月15日起执行,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组织选拔性考试等方面实施严格的监管和限制措施,并将违反规定的个人和机构的惩罚力度提高至法律制裁的层面,这样的处罚力度史无前例,彰显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切实解决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庭负担的决心和力度。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能够治理和监管好校外培训机构。

教育界人士认为,遏制“补课风”,应从家长层面入手,引导家长理性看待补课。

一些家长认为,给孩子补课报了班花了钱,孩子的学业理所当然就会有所提升,自己的焦虑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可结果并非如此,一则无论是报班补课还是采取非正常手段,均无法改变现行的中高考招生的录取比例,更无法靠补课通过中高考的选拔;二则在校外培训班补课并非适合所有学生,有的学生即使花了钱也难以提升成绩,家长累孩子累,得不偿失。其实,现行的学校教育能够满足学生成长对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的需求。

破除教育“内卷”,从学生的幸福成长而出发,需要遏制“补课风”,一是政府严格落实推进各项教育改革新规,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减负政策有效落实;二是呼吁家长理性对待,不应为了补课提分让孩子变成“应试机器”,而应沉下心来,真正关心孩子内心的兴趣与喜好,了解孩子的天赋,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能力,帮助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让他的生命更有意义,这才是一个合格家长的职责。

西安多位校长呼吁,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所城市教育的风向标,名校更应该积极发挥示范作用,真正从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出发,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良好教育生态。

这不,隔壁的教育大省河南已在行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一声令下,国庆假期全省学校禁止补课,学校实打实地放假八天。据说毛厅长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小小校领导,我还治不住你?”为敢于打破教育潜规则的毛厅长点赞。

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已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各级政府教育、卫健等17个部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职责,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落实“减负”开始,从遏制“补课风”开始,我们拭目以待。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实习记者 赵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