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文轩
当今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提升设备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等方式,能够实现降本增效;通过智能化设备、数据采集、员工培训等方式,能够提升客户价值;通过数字化赋能、咨询服务等方式,能够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数字化转型既是高质量发展,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
尽管数字技术在近年来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有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得了显着的成效,但多数企业没能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预期目标。5月9日,以 “永续智造 · 数位慧聚” 为主题,2023 友达数位智能制造年度峰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商学院原院长毛基业与我们聊了聊他的看法,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在于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到位。
(相关资料图)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商学院原院长 毛基业
解决认知问题,树立学习标杆
时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的成长逻辑与过去完全不同了,大多数企业过去以粗放和野蛮的方式快速成长起来。现在,发展目标是效益和质量。另一方面,我们正在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这件事,对许多企业家和企业领导来说是一个短板,在认知上存在较大的空白,甚至违反了他们所在企业过去的成长逻辑。过去,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非依靠精细化,像友达这样的企业一样做精益制造。 因此,他们对数字化的潜能、转型的必要性以及转型应该如何进行,缺乏清晰的认知。
毛基业表示:“这种不会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最根本问题都是出在认知上,如果是认知到位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对于这些源自认知层面的问题,他认为,根本的办法在于“学习标杆”。
如果领导肯亲自深入了解情况,带领团队去研究三家已经成功转型的领先企业,他就会下定决心,也基本知道如何成功转型。毛基业强调,数字化转型难以完成,最大的问题在于认知,而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资金、人才方面的缺乏。
毛基业举例称:“我曾经见过一个企业利用低代码平台,全凭内部力量重新开发各种应用;由于获得了一些政府资助,几乎零成本地完成转型;这个800名员工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后只留下了不到500人。”这恰恰说明了,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并不在资金。另一方面,尽管当前确实存在缺乏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人才,但是像友达这样的自主内生型的转型路线,正说明了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和积累经验,他们就可以成功地实现转型。因此,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资金或人才,而是公司领导的思想认知和理念。
借助内外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
除了企业自身需要对数字化转型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毛基业观察到,当前的外部环境也更有利于数字化转型。他表示,与2015年前友达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的时期相比,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行业内已经有很多友达这样的标杆,企业可以看到“转型之后是什么样子的”,还有总结好的路径方法,企业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这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从整体环境到政策出台,当今的企业可以清楚看到数字化转型是一条必经之路,而非一个选项。
除此之外,尽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企业才是主体,但政府也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毛基业举例称:“两年前,我来到苏州时有一个真实的例子。除了去友达工厂,我还去了其他几家工厂,听说他们做了一些转型并取得了成效。我们询问他们如何想到数字化转型,他们告诉我们是因为苏州园区政府为他们组织了培训,他们在政府的培训中学到了这个理念。政府还安排了后续的对接供应商,这样一来二去,政府的作用就非常明显。当然,这也不排除政府提供了一些配套引导基金。或者在某些地方,政府也可能向企业提供10%至20%的经费。但最重要的是,企业自己要出70%到80%的资金,并且必须下定决心,自己要想明白要做这件事情。”
推动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由于它是一种可以促进变革与创新的可行方法,还因为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进来。
毛基业观察到,不仅仅是友达,各个行业都有一些这样的“先行者”。他表示,整体来看,一些跨国公司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做得比较领先,一些科技巨头也制定了路线图,有了足够明确的战略。
数字技术的成本越来越低,易用性越来越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成为未来更重要的生产要素,为企业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和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毛基业认为,这些技术能够放大原有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人力的价值,产生乘数效应,带来全方位的创新机会。
毛基业指出,数字技术能够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全连通,促进商业模式、组织结构、产品服务和客户关系的创新和重构。他预测,在未来5年到15年内,大量的企业创新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为抓手和基础,而这些技术的进步和能力的进化又是创新变革的最大驱动力。他呼吁,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必须积极拥抱数字技术,与时俱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