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宝鸡市渭滨区辖3镇4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6.4万人,耕地6.2万亩,特色产业种植4.9万余亩。农村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的沟壑、台塬区,“七山两水一分田”,特色化是渭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渭滨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区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着眼接“二”连“三”,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抓手,聚力打造以渭滨“五宝”为重点的农业特色产业。
抓技术创新,力促提质增效。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渭滨区多次邀请中国农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专家教授为渭滨葡萄、蒲公英等产业做现场技术指导。今年采取结构改良、林下经济、垦荒拓展、间作套种等办法,新发展樱桃、葡萄、蒲公英、珍稀菌等特色种植1300亩。在高家镇上川村、高家村及神农镇太平庄村共投资2000万元,新建大棚46座75亩。在高家镇苟家岭、神农镇竹园沟、石鼓镇中岩山等村,投资2500万元计划实施5000亩猕猴桃提质增效工程。
抓链条延伸,推进产业融合。重点实施种植基地建设、加工仓储提升、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三大工程,做优高家村、张家沟食品工业园,启动建设神农食品产业园。投资2680万元在高家镇塔稍村建设的食用菌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投资2720万元的石鼓农业现代园和龙凤山、夏砑壑葡萄园提质增效避雨大棚、滴灌设施建成投用,投资2860万元的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项目正在推进。在高家镇上川、塔稍、胡家山等村建成珍稀菌等种植基地5个、特色展馆2个,预计今年渭滨区食品产业总产值将达15亿元。晁峪田园综合体和上川农耕体验园建设步伐加快,日兆山谷帐篷营地建成开放、成功举办宝鸡市第十届“职工鹊桥会”,世茂九里君和神农文化体验、杨家山桃源小镇入围宝鸡“十佳”户外露营基地。新发展农家乐(民宿)25户,创新推出“料汁金耳”“赤烧红鳟鱼”“凉拌赤松茸”、晁峪“跑步鸡”等一批特色美食。
抓质量提升,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健全区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动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建设。新阳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秦岭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跻身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龙山玉珠葡萄、秦岭蜂业蜂蜜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秦麓紫瑞猕猴桃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今年5月,“渭滨油桃”和“神农大樱桃”被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渭滨区特色产业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抓机制完善,激发潜力活力。出台《做实做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施意见》和《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培育壮大社区工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恒森农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花菜地等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申报工作进展顺利,汇农绿源等5家农场被评为宝鸡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深化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机制,全面推广石鼓现代农业园“三代”模式,目前在石鼓镇刘家村、高家镇李家楞村种植葡萄、甜柿子830亩。近期,计划给石鼓镇龙凤山、李家槽村群众分红30余万元。
下一步,渭滨区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实施种植基地建设,下足功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速形成一产提质增效、二产服务配套、三产拓展融合的农业特色发展之路,让渭滨乡村振兴发展更具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