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侯继平1971年2月出生在补浪河乡魏家峁村,他干什么活儿都踏实,在生产队放过羊,搞过基建,开过拖拉机。但生活条件艰苦的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务农时也是不懂就问,刻苦钻研,慢慢地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种地,每当看见小种子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发芽、结果就开心的不得了,于是就开始潜心研究种植技术。他整天扎在田间地头,查看苗情,检查作业质量,从种植的整地、选种、播种、苗前化学除草、中耕田间管理乃至收割脱粒、翻晒、清选,哪一个环节都浸满了他的汗水。
(资料图)
侯继平,在政府的支持下于2018年7月注册成立了桃源家庭农场,他经营土地面积360亩,主要从事粮食、蔬菜种植和山羊、肉牛养殖及螃蟹等水产养殖,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种苗、农机作业,坚持“多元、绿色、科学、生态”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新技术,开发新模式,凭借扎实的农技功底和精细化管理,年实现收入120多万元,净利润40多万元。除了自身的发展外,桃源家庭农场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2020年,带动补浪河乡18家农户、100多名农民种植辣椒,都取得了良好收益,逐步发展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塞上桃源”。
案例介绍:
桃源家庭农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村点连素村四组,农场主侯继平,现年50岁,是榆阳区补浪河乡魏家峁村的村委书记,基于补浪河乡的气候、土质条件,2020年农场种植辣椒102亩,亩均收益6000元,玉米160亩,亩均收益1600元,山药18亩,亩均收益8000元。农场养殖100多头山羊及肉牛,同时利用水库养殖鱼类和蟹类等水产品,其中,2020年第一次试养殖水产,获得年收入4万元左右的收益。这些效益的背后,离不开农场主侯继平的辛勤汗水和努力。
辣椒种植技术现场交流学习
一、懂政策,重视农场规划
桃源家庭农场主侯继平,是榆阳区补浪河乡魏家峁村的村支部书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积极学习国家农业政策,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土地状况,经营产业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投身到农业发展中,从业人员主要以家庭成员和当地村民为主,无常年雇工。
二、爱学习,重视运用新技术
侯继平生长在农村,高中毕业回乡后,爱学习的他认为,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和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多年,他一直采用科学种田,逐渐使自己的生产效益不断增加,他也鼓励自己家人和村民接受农业技能培训,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进行标准化生产。
三、重市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2020年,桃源农场辣椒种植的引进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种植结构,使得周围的小农户纷纷跟进。同时,农场与榆林市绿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家庭农场+小农户”的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小农户的合作,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来发展农业产业化,扩大了经营规模,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2020年,在榆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政策扶持下,桃源农场于建立了气调保鲜库项目,并于当年9月投入使用,该项目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库容250吨,总投资251万元。主要用于辣椒、萝卜、山药等蔬菜类经济作物和主要农产品如马铃薯的存放及保鲜。
三、强合作,增强抗风险能力
借助政府产业政策,侯继平确定了与榆林市绿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合作关系,采取“公司+农场”模式,解决了种植技术、产品销售问题。公司通过采取“四提供、一保证、一回收”的方式保证桃源家庭农场收益,其中:“四提供”是公司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种植技术指导;“一保证”是保障农场得到合理利润;“一回收”是农户进苗前与公司签订种植合同,如果辣椒后期进入市场低迷期,由公司保价回收。这种模式既发挥了农场生产优势,又发挥了龙头企业技术及销售优势,形成了互利共赢、和谐共生的产业组织模式。农场与龙头企业之间不再是传统“依附”关系,而是共同利益缔造者。基于合约,桃源家庭农场不但可以与企业构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还能带动种田大户、小农户等参与产业化经营,并有机会成为产业链的利益整合者。桃源农场与涉农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与产业化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化公司以农资、种植管理技术、销售网络带动农场发展,形成企业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结体和利益分配长效机制。
牛场一角
面对未来,侯继平信心满满,2020年农场的收益良好激发了他扩大规模的决心。他想把生产经营规模继续扩大,种养殖合理利用,种养殖合理循环,长期效益最大化,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不断扩大规模,使侯继平尤其感觉到经营理念和技术的缺乏,他想不断加强自身的理念和素质技能提升。确立明确的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快农场更好的发展,是他对家庭成员和广大村民的期望。
头脑灵活,市场意识强的侯继平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今后的农业必然成为一个大融合的平台。桃源家庭农场要紧跟市场的发展需求,把产业与市场连接起来,通过电子商务,更加简易、快捷和安全。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农场通过市场包装策划,品牌塑造,与其农产品一起进行捆绑销售。